西南区域水稻关键生育期界限温度起始期的预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超

作者: 陈超;徐富贤;庞艳梅;李小兰;郭晓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关键生育期;界限温度起始期;预测模型;西南区域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ISSN: 2096-6237

年卷期: 2019 年 08 期

页码: 1172-11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保证作物安全生产是种植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作物稳产、高产的基础。本文基于西南水稻种植区317个气象台站1961—2015年的日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近55年来该区域不同保证率下水稻安全播种期、水稻开花期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的最早发生期,并建立了西南区域水稻各关键生育期界限温度起始期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80%~95%保证率下,云南南部的水稻育秧安全播种期最早,平均在2月20日左右;云南北部、四川攀西南部和盆地中部、重庆大部和贵州部分地区在3月10日—4月10日;而其余大部地区在4月10日—5月20日。80%~95%保证率下中稻开花期高温热害主要发生在四川盆地、重庆、贵州北部和东南部,大部地区最早出现在7月15日—8月20日。80%~95%保证率下再生稻或晚稻开花期低温冷害最早出现在云南和贵州大部、四川攀西地区,平均在6月20日—7月15日;四川盆地西部、贵州东北部平均为8月1—20日;其余大部地区在8月20日—9月20日。基于纬度、经度和海拔高度建立的西南区域水稻各关键生育期界限温度起始期预测模型,简单实用,可为西南水稻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关键生育期灌溉对干旱胁迫下稻谷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俊江,尹媛红,陆楚盛,陆展华,蔡昊炀,叶群欢,廖嘉晖,卢钰升,梁开明,傅友强. 2025

[2]1961-2015年西南区域单季稻生长季气候年型及其生产潜力分析. 庞艳梅,陈超,郭晓艺,徐富贤. 2021

[3]西南区域单季稻生长季干湿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超,庞艳梅,徐富贤,郭晓艺. 2020

[4]基于神经网络的水稻产量预测模型. 黄文江,王纪华,赵春江,袁红春. 2000

[5]天津本地品种水稻镉累积特性差异研究. 殷萍,陈秋生,张强,刘烨潼,杨喆,艾丹. 2018

[6]天津本地品种水稻镉累积特性差异研究. 殷萍,陈秋生,张强,刘烨潼,杨喆,艾丹. 2018

[7]基于水稻根伸长的不同土壤中镉(Cd)毒性阈值(EC_x)及预测模型. 宋文恩,陈世宝. 2014

[8]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水稻冠层SPAD值预测研究. 田婷,张青,徐雯. 2023

[9]水稻土中外源Cd老化的动力学特征与老化因子. 刘彬,孙聪,陈世宝,张晓晴,宋文恩,李宁. 2015

[10]连续统去除法分析不同马铃薯品种高光谱差异性. 罗善军,何英彬,段丁丁,王卓卓,张竞珂,张远涛,朱娅秋,于金宽. 2018

[11]不同调查方法对转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构成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雒珺瑜,张帅,张开心,姬继超,朱香镇,王春义,张利娟,王丽,李春花,崔金杰. 2018

[12]鲁西北生育期降水与小麦产量相关关系回归模型研究. 刘淑云,谷卫刚,尚明华,房毅,刘延忠,阮怀军. 2013

[13]中国北方苹果种植需水特征及降水适宜性. 邱美娟,刘布春,刘园,王珂依,庞静漪,张晓男,贺金娜. 2021

[14]红壤性水稻土无机磷形态周年内变化及与磷肥利用率的关系. 黄晶,周玲红,高菊生,李冬初,刘立生,邹平,刘淑军,张会民. 2025

[15]太湖稻区褐飞虱天敌及其控制作用. 丁宗泽,陈茂林,李沛元,蔡立正,程遐年,陈若篪. 1988

[16]求解二维水动力弥散参数的线性回归法. 郭建青. 1991

[17]温度对水芹贮藏品质的影响与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马佳佳,刘凤军,牟建梅,徐瑶. 2016

[18]托盘包装鲟鱼中腐败希瓦氏菌和总菌的生长动力学及货架期预测. 桂萌,章志超,刘恩歧,李平兰. 2016

[19]基于乙醇含量的杨梅果实腐烂指数预测模型研究. 狄华涛,杨敬辉,陈宏州,肖婷,吴琴燕. 2012

[20]一代灰飞虱发生期预测软件研制与应用. 顾国华,徐莉,葛红,季桦.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