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春13号春小麦新品种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振

作者: 孙振;马慧英;罗志昌;郭凤琴;安建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春小麦;育种;太谷核不育小麦;小偃麦;晋春13号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1998 年 03 期

页码: 30-32

摘要: 晋春13号是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与小偃麦亚远缘杂交选育而成的第一个春小麦品种,其遗传基础丰富,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优点。3年省区试产量居首位,多点示范产量5250-6000kg/hm,比晋春9号增产20%-22%。1997年北方区试,平均产量5374.5kg/hm2,最高产量8250kg/hm2.蛋白质含量16.6%,容重790g,高抗黄矮病、锈病。

分类号: S512.102

  • 相关文献

[1]矮败小麦与小偃麦亚远缘杂交育种研究通报. 郭凤琴,郭庆瑞. 2002

[2]试论甘肃旱地春小麦育种的组合配制及后代选择. 刘效华. 2021

[3]春小麦多途径育种方法的研究. 吴芳,郭凤琴. 2006

[4]春小麦茎秆强度与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王岩,邵立刚,李长辉,马勇,车京玉,高凤梅,张起昌,刘宁涛,许志平. 2007

[5]杂交与诱变相结合提高春小麦育种效果的研究. 吴振录,樊哲儒,何中虎,李剑峰,张跃强. 2010

[6]春小麦两系法育种及小偃麦矮败小麦的利用创新与结果. 郭凤琴,郭庆瑞. 2002

[7]化学药剂诱导春小麦孤雌生殖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魏亦勤,刘育灿,张双喜,马素琴,龚月娟,李红霞,杨瑞霞,王存忠,李功. 2000

[8]晋春14号春小麦新品种的选育. 郭凤琴,马慧英,孙振,罗志长,安建勇. 2000

[9]小偃麦部分双二部体及其异附加系异源染色体的GISH分析. 吉万全,张学勇. 1999

[10]小偃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不亲合性和不育性的探讨. 李春宇,周璇,闫小丹,赵海滨,李集临,张延明. 2014

[11]具有再生特性的小麦材料筛选与细胞学分析. 程天灵,温辉芹,张立生,裴自友. 2010

[12]小偃麦的创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程舒唯,王惠,赵心宇,于晓宁,高岐玉,宋维富,杨雪峰,宋庆杰,丁佳蕊,张会新,张延明. 2023

[13]小麦分子与细胞遗传学研讨会论文摘要(2000年4月22―28日)-抗大麦黄矮病的小偃麦易位系的创制与鉴定. 辛志勇,张增燕. 2001

[14]小麦与披碱草远缘杂交的研究. 仇松英,史忠良,武计萍,孟兆萍,高海燕. 2008

[15]小偃麦渗入系F_2分离群体HMW-GS遗传分析. 李建波,李欣,乔麟轶,郭慧娟,詹海仙,任永康,畅志坚,张晓军. 2014

[16]小麦、偃麦草和小偃麦同工酶及蛋白质的比较研究. 刘润堂. 1992

[17]抗条锈病小偃麦渗入系的HMW-GS组成分析. 王乐,张晓军,郭慧娟,乔麟轶,詹海仙,李欣,畅志坚,孙美荣. 2013

[18]小偃麦附加系Z1和Z2中外源染色体2Ai-2的结构组成. 张增燕,辛志勇,陈孝. 2001

[19]小偃麦异代换系抗病基因的鉴定及其SSR分子标记. 刘爱峰,李豪圣,刘建军,程敦公,宋健民,王洪刚. 2008

[20]小麦分子与细胞遗传学研讨会论文摘要(2000年4月22―28日)-小偃麦附加系Z1和Z2中外泊染色体2Ai―2的结构组成. 张增燕,辛志勇.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