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体中二种溶解态铜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泰
作者: 宋泰;黄艇;张晨捷;彭士明;高权新;施兆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铜;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生长
期刊名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ISSN: 1674-5566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75-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采用慢性富集方式,测定了56 d内不同浓度梯度、不同溶解态下的铜对凡纳滨对虾体内不同器官组织所含免疫活性物质影响。实验分为5组,分别为无铜添加的对照组;两组分别使用0. 15 m~2铜板/m3和0. 30 m~2铜板/m~3的LC6911型耐腐蚀合金铜作为络合C铜源;另外两组定量添加与络合铜组释放铜量匹配的CuSO_4·5H_2O。结果表明:(1)在无养殖生物的水体中,实验用LC6911型耐腐蚀合金铜平铺2 m~3玻璃钢桶底,铜板在海水中48 h释放总铜与铜板面积呈正比关系。(2)络合铜实验组在两种浓度梯度下均能使铜蓝蛋白(CP)、还原态酚氧化酶(POX)和金属硫蛋白(MT)活性提升,且实验结束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3)虾血淋巴中溶菌酶活性在2种不同溶解态铜的实验组中,实验结束时均表现出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P <0. 05),两种不同溶解态铜之间以及不同水平之间都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在鳃组织中络合铜实验组的溶菌酶活性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5),而Cu~(2+)组的溶菌酶活性出现显著下降(P <0. 05)。(4)长期养殖生长数据表明,在实验结束时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生长效果并不显著。养殖水体使用络合铜对凡纳滨对虾免疫活性及生长效果的提升较Cu~(2+)更为突出,用量低于0. 3 m~2铜板/m3长期使用不会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系统造成损伤。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饲料中不同形式的铜及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Paneaus vannamei)生长性能、血清铜蓝蛋白和生长激素水平的影响. 周萌,王安利,曹俊明. 2010
[2]微量元素铜影响肉仔鸡免疫功能剂量效应的研究. 吴建设,呙于明,杨汉春,周毓平. 2002
[3]铜和维生素C交互作用对花鲈生长性能、肝脏铜积累量、免疫功能的影响. 王兰梅,王嘉,薛敏,赵维香,郑银桦,王秋艳,吴秀峰. 2011
[4]日粮饲水平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吴建设,呙于明. 1999
[5]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和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 文国樑,于明超,李卓佳,林黑着. 2009
[6]2种溶解态铜对凡纳滨对虾Cu~(2+)-ATPase及Ca~(2+)-Mg~(2+)-ATPase和Cu-Zn-SOD的影响. 宋泰,彭士明,史永富,席寅峰,黄艇,施兆鸿. 2018
[7]鱼类精氨酸营养研究进展. 王连生,徐奇友. 2014
[8]饲料添加丁酸梭菌对黄颡鱼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王海瑞,莫文艳,赵红霞,黄文,郑春田,曹俊明. 2022
[9]水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及其对水产动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李腾,卢怡凝,冼健安,鲁耀鹏,郑佩华,张泽龙,李军涛,郭慧. 2024
[10]铜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何忠俊,程智敏,左娟,闫小军,黄胜. 2010
[11]饲料中铜和维生素C交互作用对花鲈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王兰梅,薛敏,吴秀峰,胡亮,郑银桦,葛红云,邹方起,王赤龙,徐美娜. 2009
[12]铜暴露对中华鲟幼鱼的生长、消化酶活性和组织中铜积累的影响. 章龙珍,姚志峰,庄平,赵峰,冯广朋,王妤,刘健. 2012
[13]铜与锌对茶树生育特性及生理代谢的影响:Ⅴ.铜锌交互作用对茶树生长…. 韩文炎,许允文. 1996
[14]饲料中添加食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风味的影响. 梁萌青,王士稳,王家林,常青. 2009
[15]饲料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 王明阳,田相利,刘龙镇,李海东,李丽,董双林,范瑞用. 2018
[16]不同复合微生态制剂添加方式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 刘龙镇,田相利,王明阳,李海东,李丽,董双林,马家好. 2018
[17]不同比例复合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氨氮能力的影响. 夏磊,赵明军,张洪玉,唐夏,杨铿,杨润清. 2015
[18]饲料中添加核苷酸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肠道形态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许丹丹,曹俊明,黄燕华,李雅琪,蓝汉冰,陈冰,陈晓瑛,严晶,张荣斌. 2011
[19]饲料中联合添加硒和谷胱甘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饲料系数和体成分的影响. 储霞玲,曹俊明,赵红霞,朱选,陈水春,吕军仪. 2008
[20]循环水养殖系统在凡纳滨对虾种虾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初探. 谭建,罗坤,栾生,曹宝祥,郭兆加,许圣钰,孔杰.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马夫鱼室内人工育苗试验
作者:岳彦峰;蒋科技;彭士明;叶丙聪;王孝杉
关键词:
-
雄性密斑刺鲀与雌性六斑刺鲀人工杂交繁育技术研究
作者:叶丙聪;岳彦峰;黄海;彭士明;蒋科技
关键词:密斑刺鲀;六斑刺鲀;营养强化;杂交技术
-
黄尾副刺尾鱼人工繁育技术
作者:岳彦峰;蒋科技;王亚冰;张忭忭;彭士明;叶丙聪
关键词:
-
罗氏沼虾良种选育研究进展
作者:罗金萍;刘培敏;高权新
关键词:罗氏沼虾;种质资源;良种选育;遗传多样性
-
不同抗流能力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肌肉转录组学差异分析
作者:张静静;王亚冰;王倩;韩多彩;彭士明
关键词:大黄鱼;抗流性状;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
-
银鲳3个营养代谢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摄食水母对其表达模式的影响
作者:练诗雅;王亚冰;王倩;陈润;岳彦峰;苏志星;李云凯;彭士明
关键词:银鲳;营养代谢;基因;水母;表达模式
-
野生尖吻棘鳞鱼人工驯养及营养强化技术
作者:岳彦峰;彭士明;蒋科技;杨立国;王孝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