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交种鲁单718的选育策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治先
作者: 刘治先;丁照华;刘长虹;杨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鲁单718;选育策略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12 年 20 卷 02 期
页码: 37-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玉米品种的选育策略决定育种工作的成败。根据目前我国玉米生产实际情况,确定"从拓宽种质基础、丰富遗传多样性入手,改良品种的适应性;把国内种质良好的丰产性与热带、亚热带种质突出的多抗性融合在一起,提高育成品种的多抗性和稳产性能;把成熟早、灌浆快、配合力高、株型紧凑的塘四平头种质与丰产、大穗的旅大红骨种质融合在一起,挖掘育成品种的丰产潜力,改善商品品质"的创新理念,确立"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和易制种"的育种目标,结合单倍体快速选系等技术,成功选育出配合力高、抗病抗倒能力强、适应性广的优良自交系齐3925和黄572,杂交育成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杂交种鲁单718。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杂交新品种‘万德1号’选育. 黄宁,张吉海,苟才明,徐克成,李世昌,余世权. 2017
[2]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杂交新品种‘万德1号’选育(英文). 黄宁,张吉海,苟才明,徐克成,李世昌,余世权. 2017
[3]玉米新品种鲁单718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丁照华,杨菲,刘长虹,刘治先,刘朋,韩静,李文才,孙琦. 2010
[4]玉米新杂交种鲁单718的选育研究. 刘治先,丁照华,刘长虹,杨菲. 2011
[5]河北省水稻育种目标及发展策略. 冯瑞光,孟令起. 2007
[6]粳稻镇稻10号的优质高产育种策略及保优栽培技术. 林添资,景德道,刁立平,龚红兵,盛生兰,张继本,胡春明,钱华飞,周义文,余波. 2008
[7]水稻雄性核不育的类型及各生态区选育两用核不育系的技术策略. 邓晓湘,唐莉,唐传道. 2000
[8]广适性小麦品种选育探讨. 孙道杰,冯毅,王辉. 2006
[9]运旱号强筋抗旱丰产系列小麦品种选育研究. 李秀绒,柴永峰,赵智勇,孙来虎,姚景珍,毕红园,席吉龙. 2015
[10]玉米新品种天益青7096的选育策略. 杨菲,孙浩洋,曹冰,刘治先. 2016
[11]玉米籽粒败育过程的能量代谢研究. 张凤路,崔彦宏,王志敏,赵明,王树安,赵久然,郭景伦. 2000
[12]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印志同,邓德祥,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 2005
[13]玉米品种龙单59不同密度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研究.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2014
[14]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吉林省应用浅析. 徐艳荣,杨贤成,林红,焦仁海. 2001
[15]不同玉米品种去留分蘖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6
[16]吉单631不同密度植株分蘗、产量及产量构成研究.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7
[17]肉牛日粮补锌对粗料纤维和玉米有机物瘤胃降解的影响. 王峰,莫放,黄应祥,王茂荣,苗朝华,陈瑶. 2008
[18]不同水分条件对小麦-玉米两熟制作物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武继承,杨永辉,郑惠玲,何方. 2010
[19]河套灌区豆米双收一膜二用栽培模式初探. 杨文耀,张建中. 2004
[20]玉米多胞质雄性不育系CF5-11111的选育及抗病研究. 马春红,邵萍,李运朝,董文琦,崔四平,贾银锁,张文英.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侵染中国河北大豆的大豆花叶病毒的鉴定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作者:杨菲;张明振;周雪平;李方方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小RNA深度测序;基因组序列
-
大麦黄条点花叶病毒致病性及流行风险
作者:张爱红;杨菲;赵元业;赵怡涵;邸垫平;苗洪芹
关键词:大麦黄条点花叶病毒;灰飞虱;寄主;致病性;风险评估
-
塑料大棚青花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作者:邸垫平;孙祥瑞;张爱红;杨菲
关键词:
-
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研究
作者:颜为;李晓靖;赵瑞君;张春艳;郭玉利;黄萌;李杰文;刘波;丁一;丁照华;齐世军;薛艳芳;崔振岭
关键词:夏玉米;品种;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光合特性
-
PPR蛋白在玉米子粒发育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欣欣;程文;王志武;赵苏娴;卢增斌;唐媛;丁照华
关键词:玉米;PPR蛋白;子粒发育;内含子剪切;RNA编辑
-
不同番茄品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抗性基因分析及田间抗性评价
作者:张爱红;杨菲;李希望;赵元业;陈微;邸垫平
关键词:TYLCV;ToCV;抗性评价;抗性基因
-
植物次生壁合成研究进展
作者:尹昌果;马长乐;王志武;丁照华;程文
关键词:次生壁;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