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交种鲁单718的选育策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治先

作者: 刘治先;丁照华;刘长虹;杨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鲁单718;选育策略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12 年 20 卷 02 期

页码: 37-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玉米品种的选育策略决定育种工作的成败。根据目前我国玉米生产实际情况,确定"从拓宽种质基础、丰富遗传多样性入手,改良品种的适应性;把国内种质良好的丰产性与热带、亚热带种质突出的多抗性融合在一起,提高育成品种的多抗性和稳产性能;把成熟早、灌浆快、配合力高、株型紧凑的塘四平头种质与丰产、大穗的旅大红骨种质融合在一起,挖掘育成品种的丰产潜力,改善商品品质"的创新理念,确立"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和易制种"的育种目标,结合单倍体快速选系等技术,成功选育出配合力高、抗病抗倒能力强、适应性广的优良自交系齐3925和黄572,杂交育成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杂交种鲁单718。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杂交新品种‘万德1号’选育. 黄宁,张吉海,苟才明,徐克成,李世昌,余世权. 2017

[2]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杂交新品种‘万德1号’选育(英文). 黄宁,张吉海,苟才明,徐克成,李世昌,余世权. 2017

[3]玉米新品种鲁单718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丁照华,杨菲,刘长虹,刘治先,刘朋,韩静,李文才,孙琦. 2010

[4]玉米新杂交种鲁单718的选育研究. 刘治先,丁照华,刘长虹,杨菲. 2011

[5]河北省水稻育种目标及发展策略. 冯瑞光,孟令起. 2007

[6]粳稻镇稻10号的优质高产育种策略及保优栽培技术. 林添资,景德道,刁立平,龚红兵,盛生兰,张继本,胡春明,钱华飞,周义文,余波. 2008

[7]水稻雄性核不育的类型及各生态区选育两用核不育系的技术策略. 邓晓湘,唐莉,唐传道. 2000

[8]广适性小麦品种选育探讨. 孙道杰,冯毅,王辉. 2006

[9]运旱号强筋抗旱丰产系列小麦品种选育研究. 李秀绒,柴永峰,赵智勇,孙来虎,姚景珍,毕红园,席吉龙. 2015

[10]玉米新品种天益青7096的选育策略. 杨菲,孙浩洋,曹冰,刘治先. 2016

[11]玉米籽粒败育过程的能量代谢研究. 张凤路,崔彦宏,王志敏,赵明,王树安,赵久然,郭景伦. 2000

[12]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印志同,邓德祥,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 2005

[13]玉米品种龙单59不同密度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研究.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2014

[14]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吉林省应用浅析. 徐艳荣,杨贤成,林红,焦仁海. 2001

[15]不同玉米品种去留分蘖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6

[16]吉单631不同密度植株分蘗、产量及产量构成研究.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7

[17]肉牛日粮补锌对粗料纤维和玉米有机物瘤胃降解的影响. 王峰,莫放,黄应祥,王茂荣,苗朝华,陈瑶. 2008

[18]不同水分条件对小麦-玉米两熟制作物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武继承,杨永辉,郑惠玲,何方. 2010

[19]河套灌区豆米双收一膜二用栽培模式初探. 杨文耀,张建中. 2004

[20]玉米多胞质雄性不育系CF5-11111的选育及抗病研究. 马春红,邵萍,李运朝,董文琦,崔四平,贾银锁,张文英.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