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密度对工厂化对虾养殖池氮磷收支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玉全

作者: 李玉全;李健;王清印;张海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养殖密度;工厂化养殖;氮磷收支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07 年 14 卷 06 期

页码: 926-9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实验设置300尾/m3、600尾/m3、1200尾/m3和1800尾/m34个养殖密度,探讨了工厂化对虾养殖池中养殖密度对氮磷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饵料对系统氮、磷的贡献率分别为84.3%~98.3%和93.2%~97.3%,且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提高;通过水层输出的氮、磷分别为总输出量的27.5%~36.3%和8.4%~23.9%,通过底泥沉积的氮、磷分别为总输出量的30.9%~43.9%和51.5%~62.3%。结果说明,在系统氮磷的总输出中,水层输出和沉积均占到了相当的比重,相比较而言,沉积作用更为重要。养殖密度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层和提高底泥沉积的氮磷量;总氮磷的投入中有14.5%~28.7%的氮和7.4%~16.5%的磷最终转化为对虾生物量,表现为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池壁附着物中积累的氮磷量在总氮磷输出中所占比重较小,分别为0.3%~3.2%和0.2%~3.0%,且其比重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结果说明,养殖密度显著影响对虾工厂化养殖池氮磷的收支。

分类号: S968.22

  • 相关文献

[1]褐牙鲆幼鱼工厂化养殖密度优化软件的初步实现. 董晓煜,张秀梅,黄国强,张沛东. 2009

[2]对虾工厂化养殖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 罗强,李健,常志强,陈钊,乔玲,杨力敢. 2020

[3]活性酵素对工厂化养殖凡纳滨对虾生长及水质的影响. 杨铿,蒋魁,洪敏娜,徐创文,陈海谊,胡晓娟,曹煜成,杨莺莺. 2019

[4]应用RFLP和DGGE技术分析工厂化养殖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特征. 李玉宏,柴鹏程,胡修贵,孙艳,黄倢,宋晓玲. 2014

[5]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养殖系统微藻的群落特征分析. 沈明明,李健,王清印,葛红星,刘萍,常志强. 2017

[6]循环水养殖系统在凡纳滨对虾种虾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初探. 谭建,罗坤,栾生,曹宝祥,郭兆加,许圣钰,孔杰. 2016

[7]凡纳滨对虾感染与暴发白斑综合征(WSD)的密度因素分析. 周俊芳,杨先乐,万夕和,胡琳琳,周帅,房文红. 2011

[8]不同放苗密度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的环境和产出效应. 张许光,赵培,王国成,王秀华,潘鲁青,黄倢. 2013

[9]4种国外引进品系凡纳滨对虾养殖效果的研究. 李涛,黄建华,马振华,杨其彬,周发林,杨丽诗,江世贵. 2016

[10]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围隔氮磷收支的研究. 李卓佳,虞为,朱长波,文国樑,马广智. 2012

[11]典型池塘养殖模式的氮磷收支研究进展. 金渝钦,陈曦,孟顺龙,李菲,裘丽萍,李丹丹,王伟萍,徐慧敏,宋超,范立民,胡庚东,徐跑. 2023

[12]基于组合湿地构建的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运行效果. 柳磊,陶玲,代梨梨,彭亮,李谷. 2023

[13]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围隔氦磷收支的研究. 李卓佳,虞为,朱长波,文国樑,马广智. 2012

[14]基于氮、磷收支的人工湿地-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净化效果评价. 陶冶,朱健,李冰,侯诒然,封功成. 2021

[15]对虾工厂化养殖水环境基本特征研究. 刘娇,曲克明,刘海英,朱建新,李健,马德林. 2008

[16]基于GIS的工厂化养殖适宜性评价研究. 赵先胜,贾宝红. 2014

[17]液态氧在对虾工厂化养殖中的增氧效果. 李玉全,张海艳,李健,王清印,李振东. 2008

[18]观赏鱼和水族生态-珍珠龙工厂化养殖试验及养殖效益分析. 孙向军,马峻峰,史东杰,梁拥军,邵胜男,张欣. 2009

[19]笋壳鱼工厂化养殖安全控制与产业化健康发展对策研究. 林群,潘淦,黄修杰,熊瑞权,许爱娱. 2012

[20]硝化细菌在澳洲银鲈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初探. 梁拥军,孙向军,杨璞,刘金兰,杨广.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