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对小麦孢囊线虫抗病性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孔令安

作者: 孔令安;崔江宽;彭焕;黄文坤;彭德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孢囊线虫;抗性基因;组织细胞学;寄主植物介导的基因沉默;基因编辑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487-4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由小麦孢囊线虫引起的小麦孢囊线虫病发生分布范围广,防治困难,严重危害我国小麦生产。在我国危害小麦的孢囊线虫主要包括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和菲利普孢囊线虫(H.filipjevi)。种植抗病小麦品种是防治小麦孢囊线虫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近10年来,我国科学家制定了小麦孢囊线虫抗性评价标准,测试了我国主推小麦品种和部分引进种质资源对小麦孢囊线虫的抗感性,鉴定到太空6号、新麦11、VP1620和Madsen等抗小麦孢囊线虫的优良材料,利用抗源创制了一系列的抗小麦孢囊线虫种质材料,从组织细胞学、基因组和转录组等解析了小麦抗孢囊线虫的机制。本文主要从小麦孢囊线虫致病型分化、抗性评价、抗性基因鉴定、抗性机制解析和抗病基因利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分类号: S435.121.49

  • 相关文献

[1]高山杜鹃离体叶片高效再生及其再生途径研究. 彭绿春,廖多思,解玮佳,宋杰,蔡艳飞,张露,李世峰. 2021

[2]不同夜温对茄子套管嫁接苗愈合的影响. 赵渊渊,董春娟,赵建忠,尚庆茂. 2015

[3]马铃薯薯形发育的组织细胞学研究. 王茜茹,惠志明,徐建飞,段绍光,卞春松,金黎平,李广存. 2020

[4]夜温对番茄套管嫁接苗愈合的影响. 赵渊渊,董春娟,尚庆茂. 2015

[5]马铃薯对晚疫病水平抗性的组织细胞学观察. 李惠霞,刘永刚,张俊莲,王蒂. 2015

[6]马缨杜鹃离体叶片高效再生不定芽及其组织细胞学研究. 田歌,彭绿春,瞿素萍,王继华,赵正雄,李世峰,解玮佳,关文灵. 2020

[7]桃儿七愈伤组织中体细胞胚起源过程的组织细胞学观察. 郭生虎,陈虞超,朱永兴. 2023

[8]小麦孢囊线虫病害发生规律、鉴定方法及防控策略综述. 黄忠勤,王波,周兴根,冯国华. 2013

[9]二硫氰基甲烷与灭菌唑和吡虫啉的联合使用对小麦孢囊线虫的防治. 黄文坤,彭焕,孔令安,李惠霞,彭德良. 2017

[10]安徽省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分布与鉴定. 吴慧平,彭德良,吴向晖,张胜. 2012

[11]不同土壤深度禾谷孢囊线虫的孵化特点. 李秀花,马娟,高波,王容燕,陈书龙. 2018

[12]山东省胶东地区麦田小麦孢囊线虫田间侵染研究. 杨远永,赵洪海,彭德良. 2012

[13]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防治及控制策略的思考. 吴海燕,彭德良. 2010

[14]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危害损失研究. 侯生英,王爱玲,张贵,黄丽丽. 2012

[15]安徽首次发现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filipjevi)为害小麦. 李新,崔江宽,彭德良,黄文坤,贺文婷,孔令安. 2015

[16]燕麦孢囊线虫在河北冬麦区的种群动态. 李秀花,马娟,高波,王容燕,陈书龙. 2013

[17]河北省小麦孢囊线虫种类鉴定. 马娟,李秀花,于海滨,陈书龙. 2011

[18]安徽省宿州市小麦孢囊线虫病发生动态调查. 迟元凯,赵伟,汪涛,叶梦迪,戚仁德. 2019

[19]小麦孢囊线虫病概况及江苏省的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 王暄,彭德良. 2010

[20]柑桔线虫抗性主基因座Tyr1的特异标记开发与遗传作图改进(英文). 向旭,邓占鳌,郑启发,陈存贤,Frederick G.Gmitter Jr.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