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木根脂溶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晓霞

作者: 李晓霞;王祝年;王茂媛;王建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牛木根;脂溶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法;相对含量

期刊名称: 时珍国医国药

ISSN: 1008-0805

年卷期: 2010 年 06 期

页码: 1455-14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对黄牛木根脂溶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乙醇提取石油醚萃取黄牛木根中的脂溶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所得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出30个成分,占脂溶性成分总量的53.139%,其中含量大于1%的是:汉地醇(30.687%),油酸(2.596%),棕榈酸(2.476%),β-豆甾醇(2.335%),棕榈酸乙酯(2.204%),角鲨烯(1.728%),维生素E(1.708%),油酸乙酯(1.490%),亚油酸(1.474%),亚油酸乙酯(1.417%),豆甾醇(1.208%),β-丁香烯(1.025%)。结论黄牛木根的脂溶性成分中,以醇类、倍半萜和酯类成分为主。

分类号: R284.1

  • 相关文献

[1]海漆正丁醇萃取物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 刘文波,秦春秀,刘业平,袁宏球. 2008

[2]超速匀质超声波辅助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沉积物中多环芳烃. 周玮,张盈,秦立新,段婷婷,陈明贵. 2017

[3]GC/MS测定蒸煮包装袋中DEHP对玉米的迁移量. 司腾飞,于江,许彦阳,谢利,钱永忠. 2014

[4]顶空-气质联用法测定柠檬香茅叶片和叶中脉的挥发性成分. 李海明,吴水金,黄惠明. 2019

[5]绿盲蝽危害对茶树鲜叶挥发物的影响. 杨春,陈正武,郭燕,陈娟,乔大河,孟泽洪. 2018

[6]我国北亚热带黄土母质发育的黄棕壤和黄褐土的粘粒及矿物学特性研究. 周华茂,徐盛荣,朱克贵. 1990

[7]不同产地龙脑樟枝叶化学成分分析及体外抑菌研究. 李思琪,江芊,黄英,胡璇,王凯,官玲亮,于福来,庞玉新. 2023

[8]影响普洱熟茶香气品质的关键香气成分分析. 吕海鹏,张悦,杨停,施江,林智. 2015

[9]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测定油茶籽油中脂肪酸组成. 朱向荣,尚雪波,帅鸣. 2011

[10]西藏常见食药用真菌子实体脂肪酸组成研究. 刘振东,李梁,罗章,薛蓓,扎罗,王波,刘世璇. 2018

[11]几种甜瓜籽油脂肪酸成分分析的比较. 赵雅霞,孔建军,张健,杜鹃,吴忠红. 2021

[12]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积累规律的研究. 李兰,彭振英,陈高,王莹莹,张斌,毕玉平. 2012

[13]腐植酸处理对樱桃番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分和含量的影响. 关思慧,刘晨旭,姚祝平,万红建,刁明,程远. 2024

[14]月月粉(Rosa chinensis ‘Pallida’)、大马士革蔷薇(R.damascene)、百叶蔷薇(R.centifolia)香气成分分析. 晏慧君,王娟,陈敏,王其刚,张颢. 2017

[15]吹扫捕集GC-MS法测定紫苏不同变种叶片中的挥发性成分. 胡彦,丁友芳,温春秀,谢晓亮,周巧梅,刘玉军. 2010

[16]不同处理方式对胡椒精油组成及含量的影响. 房一明,吴桂苹,谭乐和,徐飞,谷风林. 2017

[17]北京典型园林绿化树种释放有益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及动态变化特征. 李少宁,王君怡,王倩,赵娜,徐晓天,鲁绍伟. 2023

[18]鹿茸有效成分的研究——脂溶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金顺丹,郑敏芝. 1981

[19]蒲公英提取物对煎炸菜籽油品质的影响. 梁引库,张萍,徐仲阳,韩豪,李云祥,高飞雄. 2019

[20]鹿茸有效成分的研究-脂溶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金顺丹,郑敏芝. 198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