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毛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熙

作者: 黄浩;钟妮;何郁菲;黄静;郑红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毛茶;加工过程;生化成分变化;相关性

期刊名称: 茶叶通讯

ISSN: 1009-525X

年卷期: 2017 年 44 卷 03 期

页码: 27-31

摘要: 以一芽四、五叶机采鲜叶为原料,研究黑毛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黑毛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均发生明显变化,其中游离氨基酸减少30.52%,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分别减少23.70%和21.46%,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降幅分别为16.15%和14.12%;咖啡碱含量减少11.42%;儿茶素单体和儿茶素总量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分别为GC 61.06%、EGC 56.45%、EC 44.90%、C 45.45%、EGCG 45.17%、GCG59.30%、ECG 39.53%、儿茶素总量51.44%。利用SPSS软件对主要成分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除可溶性糖和ECG外,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EGC、EC、GCG、儿茶素总量分别与其他生化成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GCG对水浸出物偏回归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它们之间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1.686X1+14.241X2-9.765X12-8.732。

分类号: TS272.4

  • 相关文献

[1]茶树鲜叶主要生化成分与黑毛茶品质关系的研究. 杨培迪,赵洋,成杨,宁静,杨阳. 2015

[2]湖南黑毛茶渥堆发酵机械化生产探讨. 何含阳,彭志伟,黄怀生,粟本文. 2015

[3]贵州茯茶散茶发花条件优化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张舟琼,曹霞,任锡毅,黄永会,刘永翔,谭玉梅. 2023

[4]湖南黑毛茶加工工艺及清洁化生产趋势. 赵熙,黄浩,钟妮,郑红发. 2017

[5]不同干燥方式下黑毛茶风味品质的比较分析. 赵熙,钟妮,余鹏辉,黄浩,周浩,谭正初,郑红发. 2022

[6]基于HS-GC-IMS法研究干燥方式对黑毛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赵熙,余鹏辉,黄浩,钟妮,郑红发. 2022

[7]外源酶处理对黑毛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赵熙,黄浩,钟妮,余鹏辉,郑红发. 2019

[8]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多菌灵在啤酒加工过程中的残留量变化. 管文辰,章虎,王新全,徐浩,王强. 2016

[9]花香绿茶加工过程中的香气变化研究. 曹冰冰,梁敏敏,傅冬和. 2016

[10]炒青绿茶香气品质形成过程中芳香物质的动态变化. 杨春,周雪,莫雪,郭燕,胡伊然,龚雪. 2017

[11]基于LC-MS的紫娟烘青绿茶加工过程中花青素变化规律研究. 解东超,戴伟东,李朋亮,谭俊峰,林智. 2016

[12]淡腌青鱼加工过程、制品品质特征和安全性评价. 郭全友,董艺伟,李保国,姜朝军. 2017

[13]‘春闺’乌龙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研究. 钟秋生,李鑫磊,林郑和,单睿阳,陈志辉,游小妹,陈常颂. 2021

[14]'春闺'乌龙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研究. 钟秋生,李鑫磊,林郑和,单睿阳,陈志辉,游小妹,陈常颂. 2021

[15]小米糠膳食纤维提取及功能特性的研究. 张玉宗,刘敬科,赵巍,刘莹莹. 2013

[16]海鲈鱼糜加工及凝胶形成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机理. 刘芳芳,林婉玲,李来好,吴燕燕,杨少玲,黄卉,杨贤庆,林织. 2020

[17]花香型红碎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动态变化. 冯红钰,罗莲凤,刘汉焱,吴玲玲. 2022

[18]水稻干燥和吸湿过程中裂纹机理的研究. 李业波. 1999

[19]白胡椒加工过程中的风味物质分析. 吴桂苹,谷风林,房一明,朱红英. 2017

[20]武夷肉桂加工中挥发性成分糖苷结合物和香气品质形成研究. 吴宗杰,欧晓西,林宏政,余欣茹,程守悦,吴晴阳,李鑫磊,孙云.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