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西兴安地区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及迁飞轨迹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蒋春先

作者: 齐会会;孙明阳;武俊杰;张云慧;程登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虫源性质;轨迹分析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1 年 31 卷 21 期

页码: 6495-65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给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兴安地区位于广西东北部是每年稻纵卷叶螟在我国南北往返的必经之路,分析该地区稻纵卷叶螟的种群动态和迁飞规律,对全国稻纵卷叶螟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意义重大。采用灯光诱捕、田间系统调查与雌蛾卵巢解剖的方法研究了2010年广西兴安地区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动态和世代虫源性质,并运用大气质点轨迹分析平台HYSPLIT和气象图形处理软件GrADS对2010年广西兴安地区稻纵卷叶螟迁飞高峰期进行了迁飞轨迹和气象背景分析。结果表明:(1)稻纵卷叶螟种群数量在广西兴安地区随季节变化明显,年发生6代,于4月底迁入,迁飞活动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8月中旬。在双季早稻田、单季中稻田和双季晚稻田均发生3代,且在不同类型田中重叠发生,其在双季早稻田的发生量明显高于单季中稻田和双季晚稻田。(2)明确了兴安地区稻纵卷叶螟各世代虫源性质。第2、3代主害双季早稻,均为迁入虫源;第4代数量最多,主害双季早稻,属于迁入虫源在本地繁殖世代;7月中下旬连续降雨天气阻碍第四代稻纵卷叶螟从本地迁出,滞留单季中稻为害。第5代主害单季中稻,虫源性质复杂,主要为本地虫源本地繁殖型,既有迁入,又有迁出;第6代前期主害单季中稻,后期主害双季晚稻,第7代为害双季晚稻,虫源性质均为本地虫源大部迁出型。(3)2010年广西兴安5月上旬稻纵卷叶螟迁入虫源地来自广东沿海阳江和湛江稻区,6月中旬大规模迁入虫源地主要来自广东沿海雷州半岛稻区。低空激流为稻纵卷叶螟的迁入提供了运载气流,而当时的降雨是迫使稻纵卷叶螟集中降落的主要原因。10月中旬从本地迁出的稻纵卷叶螟,随东北气流南下可到达广西沿海北海市。

分类号: S435.112.1

  • 相关文献

[1]稻纵卷叶螟2010年的一次迁飞过程及其虫源分析. 齐国君,芦芳,高燕,梁居林,蓝日青,张孝羲,翟保平,吕利华. 2011

[2]2008年桂北地区稻飞虱特大迁入事件分析. 齐国君,谢茂昌,梁载林,张孝羲,程遐年,翟保平. 2011

[3]吉林省中西部棉铃虫发生规律及虫源分析. 孙嵬,程志加,赫思聪,苏前富,杨微,周佳春,高月波,雷有荣,王迪. 2020

[4]2007年广西早稻田褐飞虱发生动态及虫源分析. 芦芳,胡高,王凤英,程遐年,沈慧梅,黄所生,张孝羲,翟保平. 2010

[5]2010年仪征市稻纵卷叶螟第三、四代发生动态及虫源性质. 张蕾,潘攀,唐继洪,罗礼智,江幸福. 2012

[6]粤北稻区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及虫源性质分析. 齐国君,王政,蓝日青,吕利华. 2013

[7]2011年广西兴安地区白背飞虱种群发生动态及迁飞轨迹分析. 蒋春先,张云慧,齐会会,李庆,程登发. 2012

[8]广西兴安地区褐飞虱发生动态及迁飞轨迹分析. 武俊杰,齐会会,张云慧,程登发. 2012

[9]滇东南富宁稻纵卷叶螟的迁入过程与虫源地分析. 沈慧梅,谌爱东,赵雪晴,尹艳琼,李向永,韦家贵. 2014

[10]稻纵卷叶螟在探照灯下的扑灯节律. 张云慧,王健,彭赫,张智,程登发. 2014

[11]粤北稻区稻纵卷叶螟的虫源地分析. 齐国君,吕利华,蓝日青,谢金宏,张伟群. 2013

[12]广西兴安地区稻纵卷叶螟早期迁入虫源分析. 孙健,齐会会,张云慧,程登发. 2014

[13]中国华南地区稻纵卷叶螟迁飞的一次雷达观测. 杨秀丽,齐会会,张云慧,程登发. 2012

[14]广西兴安转Bt水稻大田两迁害虫发生动态. 李志毅,徐艳博,韩超,韩兰芝,陈法军. 2011

[15]广西不同稻作区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分析. 黎柳锋,廖世纯,廖仁昭,姜建军. 2015

[16]烟粉虱种群在江苏沿海城市市区的寄主分布与虫源性质. 徐文华,左文惠,王瑞明,刘标,金中时. 2007

[17]江西早稻白背飞虱主害代虫源性质的研究. 叶正襄,秦厚国,黄荣华,夏林元,邱克逢. 1993

[18]河南原阳东方粘虫和劳氏粘虫发生动态与虫源性质分析. 段云,陈琦,苗进,董嘉欣,王高平,武予清. 2023

[19]华南双季稻区早稻收割和晚稻移栽对褐飞虱种群动态的影响. 齐国君,王政,吕利华,蓝日青. 2012

[20]棉铃虫成虫空中诱捕与虫源性质. 柏立新,刘立春,陈小波,徐文华.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