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区和品种的桃果实风味和品质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孟培钰

作者: 孟培钰;杜金华;马瑞娟;沈志军;许建兰;张斌斌;张妤艳;郭绍雷;张圆圆;俞明亮

作者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不同产区;不同品种;桃;品质;风味;高效液相色谱法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5 年 53 卷 002 期

页码: 211-2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究不同产地和品种桃果实在风味和品质方面的差异,以期为生产具有独特风味和品质的桃果实提供参考。试验选取了江苏、山东、河北和陕西4个产区的4个不同品种桃果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MS)技术,对桃果实中的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和挥发性芳香化合物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并对比分析了不同产区果实的品质特征。结果表明,霞脆在山东产区的总糖含量最高,金陵黄露在江苏产区的总糖含量最低,且在紫金红3号和金霞早油蟠中,江苏产区的蔗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区,但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则显著较低;霞脆品种在山东产区的苹果酸和奎尼酸含量最高,而金陵黄露、紫金红3号和金霞早油蟠在江苏产区的总酸含量最高;霞脆在江苏产区糖酸比值最高而陕西产区最低,金陵黄露和紫金红3号在陕西产区糖酸比值最高且其他产区间差异显著,金霞早油蟠在陕西产区糖酸比值最高但各产区间差异不显著;霞脆在山东产区挥发性芳香化合物种类最多,金陵黄露同样在山东产区挥发性芳香化合物种类最多但江苏产区最少,紫金红3号在山东产区挥发性芳香化合物种类最丰富,而金霞早油蟠在江苏产区挥发性芳香化合物种类最多;桃果实中挥发性芳香化合物的种类和重要性因品种和产区而异,醛类物质普遍占据重要地位,而特定产区的果实中存在特有的挥发性芳香化合物。综上,不同产区和品种的桃果实在可溶性糖、有机酸、糖酸比和挥发性芳香化合物的含量和组成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受品种特性和生长环境条件的共同影响,最终决定了桃果实的风味和品质特性。

分类号: S662.1

  • 相关文献

[1]河西走廊桃抗寒性调查分析. 刘志虎,王鸿,冯建森,马寿鹏,李宽莹. 2020

[2]不同产区宁夏枸杞品质分析比较. 张波,罗青,王学琴,戴国礼. 2014

[3]巴中市不同产区丹参种植现状调查研究. 张鸿杰,陶珊,施田田,张超,张潇引. 2019

[4]不同产区河西绒山羊产绒量及羊绒品质分析. 郭天芬[1. 2013

[5]桃果实糖酸含量与风味品质的关系. 宋火茂. 1992

[6]不同种植密度对齐齐哈尔地区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影响. 徐婷,樊景胜,连永利,曲忠诚,赵索,徐莹莹,高盼,杨慧莹. 2020

[7]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香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崔荣宗,杨果,李彦,魏建林,姜国志. 2006

[8]绥化市不同水稻品种旱种比较试验. 刘立超. 2018

[9]北京地区不同品种西瓜果实的品质分析. 李婷,宋曙辉,王正荣,刘立娟,佘小玲,周家华,王宝刚,常虹,张超,王云香. 2024

[10]桃3种颜色果肉中10种酚类物质的测定及比较. 严娟,蔡志翔,沈志军,张斌斌,钱巍,俞明亮. 2014

[11]叶枯唑在桃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 王志新,鹿泽启,徐维华,段小娜,刘传德,于建垒. 2012

[12]鲜桃贮藏保鲜技术. 王淑贞. 1997

[13]栽培措施对番茄风味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任波. 2018

[14]咖啡果茶的制作工艺研究. 何红艳,程金焕,黄家雄,张晓芳,毕晓菲,杨旸,杨阳. 2020

[15]不同干燥条件下福白菊菊花茶风味品质的比较分析. 卢琪,薛淑静,杨德,王少华,李露. 2020

[16]微孔自发气调包装对冠玉枇杷的保鲜效果. 马佳佳,隋思瑶,孙灵湘,黄桂丽,王毓宁. 2020

[17]谷物饮料的研究进展. 张瑞,刘敬科,常世敏,刘俊利. 2023

[18]真空浓缩偶联液氮喷雾速冻对荔枝浓缩汁品质的影响. 柳杰,程丽娜,吴继军,余元善,李璐,邹波,傅曼琴,徐玉娟. 2023

[19]枇杷主要品质评价指标研究. 蒋际谋,姜帆,陈秀萍,胡文舜,邓朝军,郑少泉. 2013

[20]宰后僵直和解僵过程羊肉风味品质分析. 肖雄,张德权,李铮,李欣,任驰,Zubair Hussain,刘登勇,侯成立.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