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典型地带性土壤氮素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小闯

作者: 曹小闯;钟楚;马庆旭;朱练峰;张均华;禹盛苗;金千瑜;吴良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地带性土壤;无机氮;有机氮;分布;影响因素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6 年 27 卷 03 期

页码: 688-6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野外取样的基础上,研究中国不同典型地带性土壤各形态氮素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垂直地带性土壤中0.5 mol·L~(-1)K_2SO_4提取的提取态总氮、提取态有机氮、吸附氨基酸随取样点海拔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且提取态总氮、提取态有机氮和吸附氨基酸平均值都大于水平地带性土壤;水平地带性土壤各形态氮含量随土壤类型的不同而差异显著.土壤吸附氨基酸含量是游离氨基酸的5倍,占提取态有机氮百分比为21.1%,表明吸附氨基酸可能作为土壤有机氮库的一种重要存在形态.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垂直地带性土壤中提取态总氮、提取态有机氮、铵态氮、氨基酸态氮均与有机质、全氮呈显著正相关(r=0.57~0.93,P<0.05),但与pH、硝态氮呈显著负相关(r=-0.37~-0.91,P<0.05);水平地带性土壤pH与提取态总氮、硝态氮、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及盐基离子(K~+、Ca~(2+)、Mg~(2+))呈显著正相关(r=0.36~0.85,P<0.05),与铵态氮、氨基酸态氮呈显著负相关(r=-0.39~-0.81,P<0.05).

分类号: S158

  • 相关文献

[1]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芹菜产量、品质及土壤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李明悦,朱静华,廉晓娟,高伟,宁晓光,高贤彪. 2013

[2]有机氮无机氮不同配比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 李洁,刘善江,陈益山,白杨,马良,吴荣,杨东杰. 2014

[3]土壤水分和氮添加对华北平原高产农田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李银坤,陈敏鹏,梅旭荣,夏旭,郭文忠,李昊儒,郝卫平. 2014

[4]有机无机肥氮素对冬小麦季潮土氮库的影响及残留形态分布. 李树山,杨俊诚,姜慧敏,张建峰,李玲玲,张水勤,潘攀,郭俊娒,刘恋. 2013

[5]有机氮部分替代无机氮对香料烟产量、产值及品质的影响. 曹杰,姚继盛,温玉转,田香华,腊贵晓. 2012

[6]施肥对甜菜生长季中黑土氮素时空变异特征效应. 胡晓航,周建朝,王秋红,王孝纯. 2015

[7]A级绿色高油大豆综合生产技术的研究:Ⅰ施肥技术的研究. 吴晶,王谦玉,于忠和,赵永勋. 2006

[8]胶州湾北部氮、磷营养盐的分布及变化特征. 过锋,陈聚法,陈碧鹃,崔毅. 2005

[9]桑沟湾不同形态锰的分布、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 刘家琦,任景玲,陈晶,房瑞雪,蒋增杰. 2021

[10]南极磷虾中氟含量迁移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李芹,刘欢. 2021

[11]海南农田土壤有效硒含量与分级及其影响因素. 吉清妹,潘孝忠,张冬明,符传良,谢良商. 2016

[12]柘林湾网箱养殖海域溶解氧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甘居利,林钦,李纯厚,贾晓平,林燕棠,王小平,杨美兰. 2001

[13]桑沟湾溶解态铝的分布、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 房瑞雪,任景玲,李磊,蒋增杰,杜金洲,方建光. 2015

[14]我国几种地带性土壤中磷素形态的研究. 张鹏,谢修鸿,李翠兰,孙元宏,张晋京,高强,王立春. 2019

[15]新疆地带性土壤磷吸附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何帅,尹飞虎,谢海霞. 2017

[16]土壤溶解性有机物的动态变化对水溶态铜的影响. 石含之,刘帆,黄永东,吴志超,李富荣,徐守俊,邓腾灏博,文典,王旭,王富华,江棋,杜瑞英. 2021

[17]美国有关放牧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 李树会,张东为. 2003

[18]贵州3种香气类型烟叶产区植烟土壤活性有机质与有机氮的含量特征. 罗益,秦松,胡岗,张恒,石俊雄,范成五. 2017

[19]土壤氮素矿化研究进展. 王艳杰,邹国元,付桦,刘宏斌. 2005

[20]不同有机质肥料的有机氮矿化研究. 范成五.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