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熟大豆新品种黑科5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贾鸿昌
作者: 贾鸿昌;闫洪睿;张雷;鹿文成;梁吉利;韩德志;闫晓飞;朱海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超早熟;大豆;黑科57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144-147
摘要: 为促进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大豆品种更新,提升当地大豆单产水平。本文介绍了超早熟大豆新品种黑科5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优化配套栽培技术。黑科57株高70cm左右,百粒重20g左右。蛋白质含量37.78%,脂肪含量21.46%,中抗灰斑病。出苗到成熟日数为95d左右,需≥10℃活动积温1 900℃左右,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种植。通过试验对比表明,该品种的最佳栽培密度在35万株·hm-2左右,一般播种量70~75kg·hm-2为宜。该品种在试验阶段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丰产性,有望成为当地主栽品种。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超早熟大豆品系筛选研究. 李有忠,谢宗铭,罗赓彤,董永梅,相吉山,田琴,司爱君. 2012
[2]“黑河41”的高产栽培技术. 郑淑琴. 2008
[3]超早熟大豆新品种黑科6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贾鸿昌,闫洪睿,张雷,鹿文成,梁吉利,韩德志,闫晓飞,朱海芳. 2021
[4]超早熟大豆品系(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李有忠,谢宗铭,田琴,董永梅. 2012
[5]超早熟、优质抗逆、高产大豆新品种佳豆68. 徐杰飞,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赵星棋,郭美玲,王世通. 2022
[6]超早熟大豆新品种佳豆27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徐杰飞,赵星棋. 2021
[7]超早熟大豆新品种合农118的选育与亲本系谱分析.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徐杰飞,赵星棋. 2021
[8]大双直后超早熟玉米高产栽培模式的研究. 谭福忠. 1998
[9]甜秆多穗型超早熟谷子新种质的创新. 刘正理,程汝宏,黄文胜,曲祝丰,刘君馨. 2005
[10]超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佳豆55创制与亲本系谱分析.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张振宇,徐杰飞,赵星棋. 2022
[11]衡谷12号早熟性以及最晚播期和适宜留苗密度研究. 郝洪波,崔海英,李明哲,刘贵波,杨建忠. 2017
[12]超早熟大豆新品种佳豆18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徐杰飞,赵星棋. 2021
[13]超早熟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黑河44号. 张立军. 2010
[14]超早熟大豆新品种佳豆59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徐杰飞,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赵星棋,郭美玲. 2023
[15]富铁营养保健型超早熟谷子新种质的创新. 刘正理,孙世贤,程汝宏,黄文胜,刘君馨,曲祝丰,夏雪岩,师志刚. 2006
[16]生育期可伸缩型超早熟、优质谷子新品种冀谷28及其超早熟性的生理机制研究. 刘正理,程汝宏,师志刚,夏雪岩,张玉宗,侯升林. 2009
[17]超早熟大豆新品种佳豆36的选育研究.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张振宇,徐杰飞,赵星棋. 2022
[18]氮和钾肥对大豆的增产效果. 李洪喜,焦占力,王忠. 2008
[19]赤豆三号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魏云山,王会才,张洪涛. 2012
[20]大豆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QTL分析. 印志同,宋海娜,孟凡凡,许晓明,喻德跃.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施肥处理对黑河43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韩德志;闫晓飞;魏然;刁鹤楠;姜宇;贾鸿昌;鹿文成
关键词:黑河43;施肥;农艺性状;产量;品质
-
播期对高寒地区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韩德志
关键词:大豆;播期;产量;品质;筛选
-
冀北坝上大豆结瘤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寿鑫月;刘智;陈玥含;李晨辉;孙宾成;孙如建;韩德志;鹿文成;申永辉;王晓波;闫龙
关键词:大豆;根瘤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根瘤数量;根瘤干重
-
两株耐盐碱大豆根瘤菌的分离及鉴定
作者:耿思琦;王洁琦;魏煊格;李国;徐存尧;韩德志;袁明;杜吉到
关键词:大豆;根瘤菌;分离与鉴定;耐盐碱;回接鉴定
-
利用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揭示生防放线菌XFS-4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抗性
作者:项鹏;杨树;李宝华;李艳杰;李红鹏;鹿文成;栗铭徽;张武
关键词:放线菌;大豆胞囊线虫;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RT-PCR
-
不同程度盐胁迫下大豆萌发期耐盐性鉴定
作者:张兆宁;李江辉;赵怡宇;范亚茹;杜艳丽;韩德志;张玉先;杜吉到
关键词:大豆;萌发期;NaCl胁迫;主成分分析;耐盐性鉴定
-
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种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作者:于晓光;鹿文成;韩艳婧;郭广新;李馨宇;姜宇;米刚;吴俊彦
关键词: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