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糟替代饲粮中不同比例精料对湖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迎港

作者: 王迎港;张富;吴贤锋;林云琴;李文杨;刘远;刘庆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啤酒糟;湖羊;挥发性脂肪酸;瘤胃微生物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23 年 38 卷 003 期

页码: 262-2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啤酒糟替代饲粮中不同比例精料对湖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促进啤酒糟在湖羊饲养中的合理利用.[方法]选择体况良好、相近体重(15.90±0.36 kg)的湖羊24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饲喂基础饲粮(玉米+豆粕为精料,占比36%,Ⅰ组,CK)及啤酒糟替代1/3(Ⅱ组)、2/3(Ⅲ组)和全部(Ⅳ组)基础饲粮中精料.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3只羊,测定羊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结果]1)啤酒糟替代饲粮中不同比例精料对湖羊瘤胃的pH值、氨态氮、乙酸等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Ⅱ组的异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2)在门水平上,啤酒糟替代饲粮中不同比例精料对湖羊瘤胃微生物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杆菌门(Epsilonbacteraeota)、螺旋体门(Spirochaetes)和无壁菌门(Tenericutes)的丰富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Ⅰ组(CK)中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的丰富度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在属水平上,啤酒糟替代饲粮中不同比例精料对湖羊瘤胃微生物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肠单胞菌属(Intestinimonas)、酪氨酸菌属(Tyzzerella)、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粪便菌属(Faecalicatena)、假丁酸弧菌属(Pseudobutyrivibrio)和特氏梭菌属(Hungateiclostridium)的丰富度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啤酒糟替代精料提高了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富度,未对湖羊其他瘤胃群落结构和瘤胃微生物群落丰富度产生显著影响.

分类号: S816.4

  • 相关文献

[1]葡萄渣对育肥羊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区系的调控作用. 李冲,王宏博,王国秀,黄永亮,汪晓娟,王维民. 2023

[2]瘤胃发酵水平对湖羊屠宰性能、机体抗氧化和免疫功能及肠道挥发性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王海波,占今舜,贾浩滨,陈新锋,谷志勇,钟小军,潘月,李开嵘,赵生国,霍俊宏. 2024

[3]饲粮大麦粉碎粒度对湖羊瘤胃微生物组成及肌肉脂肪酸的影响. 马晓文,李发弟,李飞,郭龙. 2021

[4]枯草芽孢杆菌对湖羊胃肠道发育、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刘俊斌,张利平,宋淑珍. 2022

[5]啤酒糟饲料化加工技术的研究. 徐皓,虞宗勇,虞宗敢,徐英士,江涛. 1998

[6]鲜啤酒糟在青年蛋鸭中的应用. 张巍,李绍章,黄少文,魏金涛. 2009

[7]啤酒糟在奶水牛断奶犊牛过渡中的应用研究. 钟华配,李治培,韦科龙,覃广胜. 2021

[8]啤酒糟部分替代豆粕对水牛体外瘤胃发酵特性和甲烷生成的影响. 黄雅莉,邹彩霞,黄连莹,梁贤威,夏中生,韦升菊,梁辛. 2012

[9]发酵啤酒糟营养价值、生产工艺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崔艺燕,何荣,潘浩华,罗雪辉,麦小鹏,宋敏,马现永,余苗. 2024

[10]奶牛泌乳期饲养技术. 吴乃科,宋恩亮,万发春. 2001

[11]不同地区啤酒糟基本成分测定及其分析. 王晓力,孙尚琛,匡彦蓓,王永刚,朱新强,李秋剑. 2015

[12]多菌种协同发酵啤酒糟渣和苹果渣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王晓力,王帆,孙尚琛,王永刚,李想,王春梅,朱新强,孙启忠. 2016

[13]啤酒糟产沼气潜力试验研究. 熊霞,施国中,李淑兰,孔垂雪. 2017

[14]啤酒糟替代豆粕,木薯渣替代象草的饲粮组合对水牛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黄雅莉,邹彩霞,夏中生,梁贤威,韦升菊,梁辛,李舒露. 2012

[15]绵羊全混日粮体外培养VFA的动态变化. 王志军,武海霞,刘丽英,王晓光,贾玉山. 2012

[16]应用瘤胃液氨氮、挥发性脂肪酸和血浆尿素氮水平检测放牧绵羊营养状况的研究. 王洪荣,冯宗慈,卢德勋,李玉荣,任家琨,李志明,李恒荣,张富,王庆基,DWPeter,JLindsay,DBPurser. 1997

[17]不同种类牧草对山羊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变化规律的研究. 吴仙,李莉娜,粟朝芝,朱丽莉,朱冠群,韩勇. 2013

[18]活性干酵母和纤维素酶对草原红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甲烷排放的影响. 班志彬,张国梁,杨华明,香艳,赵玉民. 2013

[19]酵母培养物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张爱忠,卢德勋,高民,孙海洲,王立志. 2006

[20]不同粗饲料组合全混合日粮对泌乳奶牛体外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生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白萨茹拉,杨红建,李胜利.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