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小麦品种及秸秆处置方式对农田磷素平衡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盛婧

作者: 盛婧;孙国峰;吴纪中;刘红江;王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品种;秸秆还田;磷;养分平衡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6 年 36 卷 09 期

页码: 1191-11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掌握不同小麦品种秸秆还田对农田磷素平衡的影响,优化麦田养分资源管理,以当前江苏省农业生产上主导品种和有苗头的小麦新品种(系)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小麦品种成熟期植株磷素含量与分布,分析其秸秆还田与不还田条件下土壤磷素盈亏的差异。结果表明,磷高效吸收型小麦品种的籽粒磷含量较高,其磷素携出量和回田量较高;在常规磷肥施用量49kg P·hm~(-2)条件下,若秸秆不还田,磷高效吸收型品种种植土壤中磷呈现少量亏损状态;而磷低效吸收型品种的籽粒磷含量较低,其磷素携出量和回田量较低,无论秸秆还田与否,土壤磷均有盈余。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直接还田显著增加了小麦磷素回田量,减少了小麦磷素携出量。秸秆不还田时,麦田土壤磷盈亏量为-4.7~25.2kg·hm~(-2);秸秆直接还田时,所有小麦品种种植土壤中磷素均呈盈余状态,土壤磷盈亏量为4.0~30.3kg·hm~(-2)。在供试的32个小麦品种中,秸秆不还田方式下农田磷素大量盈余的品种有9个,秸秆还田方式下农田磷素大量盈余的品种有28个。在当前秸秆还田的大趋势下,要维持农田磷素平衡,对大部分小麦品种均应适当减少磷肥施用量。

分类号: S141.4

  • 相关文献

[1]中国畜禽粪尿肥料化利用养分平衡分析. 王秀芬,尤飞,郑海霞,罗其友. 2023

[2]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及情景仿真. 韩成吉,王国刚,朱立志. 2019

[3]秸秆还田对黄壤农田氮、磷养分平衡的影响. 聂云,张雅蓉,李渝,刘彦伶,黄兴成,蒋太明. 2022

[4]稻油轮作下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作物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袁嫚嫚,邬刚,胡润,耿维,王家宝,曹哲伟,孙义祥. 2018

[5]我国北方土壤—作物系统内钾素平衡及钾肥肥效研究Ⅰ.主要种植制下的土壤钾素平衡与调控. 刘荣乐,金继运,吴荣贵,梁鸣早. 1999

[6]不同钾吸收类型小麦品种(系)秸秆还田对农田钾素平衡的影响. 盛婧,刘红江,孙国峰,张丽萍,郑建初. 2016

[7]施氮和秸秆还田对晚播小麦养分平衡和产量的影响. 张姗,石祖梁,杨四军,顾克军,戴廷波,王飞,李想,孙仁华. 2015

[8]山西省小麦、玉米养分资源管理现状及其养分平衡研究. 杨博,陈明昌,杨治平,张建杰,张强. 2008

[9]中国小麦季氮素养分循环与平衡特征. 串丽敏,何萍,赵同科,徐新朋,周卫,郑怀国. 2015

[10]中国小麦季氮素养分循环与平衡特征. 串丽敏,何萍,赵同科,徐新朋,周卫,郑怀国. 2014

[11]长期秸秆还田对潮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刘学彤,郑春莲,曹彩云,党红凯,马俊永,李科江. 2021

[12]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磷及水土的影响研究. 韩瑞芸,陈哲,杨世琦. 2016

[13]稻秸还田对稻麦两熟农田麦季养分径流流失的影响. 郭智,周炜,陈留根,郑建初. 2011

[14]玉米秸秆还田及施磷量对黑土磷吸附与解吸特性的影响. 孙毅民. 2021

[15]秸秆还田对稻田磷素径流损失的影响. 王静,郭熙盛,王允青,吕国安,丁树文,孟超峰. 2013

[16]不同品种苋菜对砷的吸收能力及植株磷砷关系研究. 张骞,曾希柏,苏世鸣,王亚男,白玲玉,吴翠霞,高雪,贾武霞. 2016

[17]旱地小麦不同年型高产高效配套技术研究──Ⅰ.降水、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关系研究. 籍增顺,张松令,张鸿杰,徐建兵,郑王义,崔欢虎. 1997

[18]小麦TaPHR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张景涛,马信,李国瑜,袁园园,王庆专,杜斌,王洪刚. 2010

[19]济麦22及其转TaPHR1基因植株的磷胁迫反应研究. 李国瑜,李瑶,陈为序,王洪刚. 2012

[20]不同水平硼与小麦体内磷积累的关系. 严红,李文雄,刘锦红,张喜林,彭伟,王冶,杨光辉.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