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飞虱田间致害型监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亮

作者: 吕亮;陈其志;张舒;杨小林;常向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褐飞虱;致害型;监测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09 年 48 卷 06 期

页码: 1367-13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田间褐飞虱主害代的混合种群进行了致害性的测定。结果表明,2008年田间褐飞虱致害类型发生了较大变化,由原来以生物Ⅰ、Ⅱ型混合发生向强致害性的生物Ⅲ型转变,且生物Ⅲ型个体所占比例较高。

分类号: S435.112.3

  • 相关文献

[1]水稻飞虱对十三种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毛立新,梁天锡. 1992

[2]褐飞虱不同地理种群致害性监测. 陈峰,潘建红,罗举,赖凤香,傅强. 2008

[3]褐飞虱生物型监测及抗药性分析. 张存政,黄丰. 2002

[4]水稻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 邓业成,林明珍,卢植新. 1997

[5]太湖稻区褐飞虱天敌及其控制作用. 丁宗泽,陈茂林,李沛元,蔡立正,程遐年,陈若篪. 1988

[6]醚菊酯与吡蚜酮复配对褐飞虱的增效作用和控制效果. 束兆林,缪康,赵来成,邱晓红,何东兵,姚克兵. 2013

[7]褐飞虱抗药性研究现状. 王彦华,王强,沈晋良,吴声敢,俞瑞鲜,赵学平,苍涛,吴长兴,陈丽萍. 2009

[8]蔗虱缨小蜂对褐飞虱卵的寄生适应性. 郑许松,俞晓平,吕仲贤,陈建明,徐红星,鞠瑞亭. 2003

[9]水稻品种对褐飞虱持续抗性的筛选技术. 陶林勇. 1995

[10]水稻对褐飞虱抗性鉴定的比较研究. 李树娟,李容柏. 2010

[11]水稻种植制度变化对褐飞虱暴发种群形成的影响. 齐国君,肖满开,吴彩玲,江潮,张孝羲,翟保平. 2010

[12]湖南省地方稻种资源多抗性评价. 侯小华,魏子生,周祖铭. 2000

[13]杂交稻种质资源抗病虫鉴定研究. 肖放华,彭兆普,李宣铿. 1992

[14]籼稻资源WD15515中抗褐飞虱QTL的定位研究. 石少阶,王卉颖,上官欣欣,刘丙芳,荆胜利,杜波,陈荣智,祝莉莉,何光存. 2016

[15]节水稻(陆稻)资源持久多抗性鉴定及利用研究. 罗赫荣,贺忠南,胡立冬,彭绍裘,李友荣,刘二明,黄费元. 2001

[16]用ENSO事件的特征进行褐飞虱发生程度长期预测的研究. 黄荣华,姚英娟,曾小军,曾宜杰,舒畅. 2010

[17]褐飞虱对氟虫腈和新烟碱类药剂的抗性动态变化. 刘叙杆,赵兴华,王彦华,韦锦捷,沈晋良,孔健,曹明章,周威君,罗才宏. 2010

[18]褐飞虱胁迫对不同抗性水稻品种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苏婷,徐红星,韩海亮,杨亚军,王桂跃,郑许松,吕仲贤. 2014

[19]植物源农药鱼藤酮对稻纵卷叶螟和褐飞虱的防治效果. 杨红福,陈爱大,曲朝喜. 2008

[20]氮营养对褐飞虱在IR64稻株上取食和产卵行为的影响(英文). 吕仲贤,俞晓平,HEONG Kong-luen,胡萃.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