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交替对农田棕壤氮素转化过程的调控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隽英华

作者: 隽英华;刘艳;田路路;孙文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冻融交替;土壤可溶性氮;微生物生物量氮;净氮矿化速率

期刊名称: 土壤

ISSN: 0253-9829

年卷期: 2015 年 47 卷 04 期

页码: 647-6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室内培养模拟试验,研究了农田棕壤可溶性氮(可溶性无机氮,DIN;可溶性有机氮,DON;可溶性全氮,DTN)含量、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和净氮矿化速率(NNMR)对不同冻融温度和冻融频数的响应。结果表明:冻结温度和冻融频数是影响农田棕壤氮素转化过程的主要因子。随着冻结温度降低,土壤NO3–-N、NH4+-N、DIN、DON、DTN和NNMR均显著增加,而MBN先降低后增加。随着冻融频数增加,土壤NO3–-N、NH4+-N、DIN和DTN均显著增加,这与NNMR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MBN则呈现降低–增加–降低的变化趋势,这与DON的变化正好相反。可见,冻融交替显著促进非生长季农田棕壤的氮素转化,增加土壤无机氮含量,提高土壤供氮能力。

分类号: S153.6

  • 相关文献

[1]苜蓿草田地下滴灌适宜冬灌量. 杜建民,王占军,俞鸿千,季波. 2020

[2]青海南部高寒草地土壤冻融交替期水热特征分析. 韩炳宏,周秉荣,吴让,颜玉倩,牛得草,傅华. 2018

[3]施肥处理对春季冻融期灰漠土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吕金岭,刘骅,王西和,李太魁,寇长林,刘学军. 2018

[4]冻融对土壤氮素损失及有效性的影响. 陈哲,杨世琦,张晴雯,周华坤,井新,张爱平,韩瑞芸,杨正礼. 2016

[5]东北季节性冻融农田土壤CO_2、CH_4、N_2O通量特征研究. 陈哲,韩瑞芸,杨世琦,张爱平,张晴雯,米兆荣,王永生,杨正礼. 2016

[6]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苜蓿茬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马效国,樊丽琴,陆妮,沈禹颖. 2005

[7]不同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杨冰,孟祥海,王佰成,王文慧,时新瑞,徐德海,张帅,张星哲. 2024

[8]不同类型茶园土壤N2O排放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范利超,邹振浩,韩文炎. 2021

[9]长期冬种绿肥改变红壤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特性. 高嵩涓,曹卫东,白金顺,高菊生,黄晶. 2015

[10]茶园及相邻林地土壤N_2O排放的垂直分布特征. 范利超,韩文炎,李鑫,李治鑫. 2015

[11]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生物量和有机质结构的影响. 蓝贤瑾,刘益仁,侯红乾,吕真真,冀建华,冯兆滨,刘秀梅. 2021

[12]控释肥料对覆膜栽培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 吕世华,马静,徐华,袁江,董瑜皎. 2014

[13]长期施肥对红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 孙凤霞,张伟华,徐明岗,张文菊,李兆强,张敬业. 2010

[14]黄河三角洲区土壤活性氮对盐分含量的响应. 李玲,仇少君,陈印平,赵西梅,刘京涛,陆兆华. 2014

[15]放牧强度对新麦草土壤氮素分配及其季节动态的影响. 白可喻,韩建国,王培,宋锦峰,王显国. 1999

[16]刈割对草甸草原土壤微生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石田,曹娟,闫瑞瑞,闫玉春,张煜星,王旭,辛晓平. 2023

[17]优化施肥对设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姬景红,李杰,李玉影,刘双全,佟玉欣,郑雨.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