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香玉花香成分时空动态变化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榕燕

作者: 林榕燕;钟淮钦;黄敏玲;罗远华;林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晚香玉;花香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7 年 12 期

页码: 2434-24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晚香玉花香成分的时空动态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晚香玉单瓣和重瓣品种4个花期及单瓣品种花器官不同部位释放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晚香玉不同花期的芳香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单瓣品种花蕾期至盛开期分别检出芳香成分9、13、16和31种,随着花的不断发育,萜烯类化合物含量呈现高-低的变化趋势,醇类化合物含量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酚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含量均呈现低-高的变化趋势;重瓣品种花蕾期至盛开期分别检出芳香成分3、3、8和8种,随着开花的进程推进,萜烯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含量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酯类化合物含量呈现低-高的变化趋势,醇类化合物含量则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不同部位释放的香气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不同,从晚香玉单瓣品种花瓣、雌蕊、雄蕊中各检测出21、12和20种香气成分,且雌蕊主要释放萜烯类化合物,花瓣和雄蕊主要释放萜烯类和酚类化合物。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花香化合物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682.23

  • 相关文献

[1]用HS-SPME/GC-MS法分析3种不同类型山药的香气成分. 韩伟,杨晨晔,王宁,汪佳蕾,庄义庆. 2022

[2]影响晚香玉冬季开花的几个因素探讨. 黄敏玲,陈诗林,吴建设,林兵,叶贻源. 2003

[3]晚香玉引种及切花栽培. 吴建设,黄敏玲. 2002

[4]基于电子鼻与HS-SPME-GC-MS技术分析不同处理方式腌干带鱼挥发性风味成分. 吴燕燕,王悦齐,李来好,王锡昌,杨贤庆,蔡秋杏,赵永强,辛少平. 2016

[5]不同年份茯砖茶的挥发性成分差异. 陆英,陈金华,钟晓红,乔小燕,林海燕,陈栋. 2016

[6]玫瑰不同品种花瓣挥发性成分分析. 姚晨阳,葛红,吴华,贾瑞冬,赵鑫,吕英民,杨树华. 2019

[7]不同季节黄观音红茶香气成分分析. 罗莲凤,赵云雄,刘汉焱,冯红钰,王云仙. 2022

[8]肉豆蔻精油微胶囊化及其稳定性研究. 吴邦富,董绪燕,邓乾春,从仁怀,魏芳,陈洪,吕昕,臧茜茜,黄凤洪. 2019

[9]不同杂交兰品种花朵挥发性成分分析. 陈艺荃,林兵,钟淮钦,樊荣辉. 2019

[10]香味茶花远缘杂交亲本云南核果茶(Pyrenaria yunnanensis Hu)香气成分分析. 樊玉花,瞿素萍,王珍珍,李树发,蔡艳飞. 2020

[11]睡莲属62个栽培种花朵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苏群,田敏,王虹妍,王凌云,刘俊,赵培飞,卜朝阳. 2022

[12]小苍兰品种花香成分分析. 林榕燕,钟淮钦,黄敏玲,罗远华,林兵. 2016

[13]云南主栽食用玫瑰花香成分及关键花香基因表达分析. 王珍珍,王其刚,唐开学,张颢,杨锦红,邱显钦,蹇洪英,杜光辉,晏慧君. 2019

[14]不同花色滇牡丹花香成分分析. 丁星文,王珍珍,王其刚,蹇洪英,陈敏,李树发. 2022

[15]HS-SPME-GC-MS联用分析3种兰花鲜花的香气成分. 魏丹,李祖光,徐心怡,聂晶,邓丰涛,向林,孙崇波.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