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谷田杂草群落生物多样性与影响因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秉华

作者: 李秉华;王贵启;刘小民;许贤;赵铂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草群落;数量特征;群落相似度;环境因子;中间膨胀效应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1573

年卷期: 2022 年 45 卷 003 期

页码: 34-40,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不同区域谷田杂草群落的数量特征,采用九点取样法调查河北省7个谷子主栽区域杂草的种类、密度、株高和地上部鲜重,建立由不同区域与杂草种类的相对优势度组成的矩阵,进行杂草群落的物种组成、相对优势度、物种多样性和相似度的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的谷田杂草有14科、28属、29种,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大狗尾草(Setaria faberii)为优势种群.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域中位于海拔高于800 m、较高纬度、半干旱区的张家口、承德的杂草群落相似度较高,形成以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i)+藜(Chenopodium album)+大狗尾草为主的杂草群落;位于海拔低于150 m、中间纬度、半湿润区的衡水、保定、秦皇岛、沧州分别形成以马唐+大狗尾草+反枝苋、马唐+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反枝苋+马齿苋+大狗尾草为主的杂草群落;位于海拔170~700 m、最低纬度、半湿润区的邯郸形成以马唐+马齿苋+反枝苋为主的杂草群落.杂草群落的科、属组成和种类数目、物种丰富度均由南向北随纬度增加趋减,由东向西随降水减少物种丰富度趋减,物种丰富度和Margalef指数随海拔提高的变化呈先变大再减少的抛物线状,存在中间膨胀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制定谷田杂草防控策略、保护农田生物多样性和研究杂草群落演替.

分类号: Q948.1%S181

  • 相关文献

[1]封育对人工针叶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恢复的影响. 鲁绍伟,王雄宾,余新晓,鲁少波,李金海. 2008

[2]东祁连山不同高寒草地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特征研究. 丁玲玲,祁彪,尚占环,龙瑞军,周启星. 2007

[3]子午岭油松林林窗生态更新研究. 杨君珑,王辉,王彬. 2008

[4]土壤种子库研究综述——规模、格局及影响因素. 尚占环,任国华,龙瑞军. 2009

[5]围栏封育对盐池荒漠草原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 郭永忠,马竣才,朱春花,李爱萍. 2012

[6]南京地区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数量特征及演替规律. 王一专,吴竞仑,李永丰. 2007

[7]东北羊草草原枯草层对植物群落的作用. 温明章,郭继勋,李建东. 1996

[8]我国草原火灾信息管理技术进展初探. 苏和,刘桂香. 2001

[9]滨海粘壤土稻田杂草群落及一次性除草应用技术. 孙福华,郑国元. 1994

[10]施肥模式对晚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潘俊峰,万开元,李祖章,陶勇,刘益仁,刘毅,李志国,张过师,陈防. 2015

[11]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麦轮作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施林林,沈明星,蒋敏,陆长婴,王海侯,吴彤东,周新伟,沈新平. 2013

[12]江苏省玉米田杂草群落演变和防除技术进展. 钱新民,王伟中,徐建明,吴传万,顾大路,杜小凤. 2003

[13]广州地区春季叶菜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其特征. 岳茂峰,冯莉,杨彩宏,田兴山. 2008

[14]山西果园秋季杂草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分析. 杨明霞,仝卉,李素清. 2011

[15]长期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施用对双季稻田冬春季杂草群落的影响. 李昌新,赵锋,芮雯奕,黄欠如,余喜初,张卫建. 2009

[16]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太湖稻-油复种系统春季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 黄爱军,赵锋,陈雪凤,张莉,杨菲,张卫建. 2009

[17]河南省不同区域麦田主要杂草群落防治药剂筛选. 沈常超,唐文伟,曾东强,郝红丹,苏旺苍,徐洪乐,吴仁海. 2017

[18]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 李双建,王小武,付开赟,吐尔逊·阿合买提,何江,丁新华,郭文超. 2019

[19]珠三角部分地区菜茬免耕旱直播稻田杂草调查. 郭文磊,张纯,冯莉,田兴山. 2020

[20]"玉米田养鹅"模式下的玉米植株苗期生长研究. 周金梅,边步云,李平,祝延立.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