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分析低温烘焙对白化品种绿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晓磊
作者: 张晓磊;周汉琛;刘亚芹;王辉;雷攀登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化品种绿茶;烘焙;非挥发性成分;挥发性成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轨道阱质谱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24 年 45 卷 017 期
页码: 352-3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烘焙提香对白化品种绿茶风味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白叶1号’绿茶为材料,设置不同时间烘焙处理(60℃,0、40、80、120 min),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轨道阱质谱仪(UHPLC-Q-Exactive/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了不同处理下白叶1号绿茶代谢物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60℃烘焙40 min有利于白叶1号绿茶品质的提升,随着烘焙时间增加,茶汤浓度和香气强度下降,涩味凸显。总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随着烘焙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P<0.05);儿茶素组分除GC、C、GCG以外,其余组分含量均随烘焙时间增加而先升后降。UHPLC-Q-Exactive/MS共鉴定出61个类黄酮化合物,其中38个具有组间显著性差异(P<0.05)。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7个组间差异的关键化合物,包含5个黄酮醇苷、木麻黄素以及原花青素B4,这些物质在烘焙80 min和120 min后明显下降。挥发性成分分析显示,随着烘焙时间增加,挥发性成分总量呈上升趋势。二甲基硫、2-甲基丁醛、3-甲基丁醛、庚醛、2-己烯醛、正壬醛、苯甲醛、1-辛烯-3-醇、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Ⅱ、香叶醇、β-紫罗兰酮、雪松醇是影响白叶1号绿茶的关键香气成分(ROAV>100)。香气特征贡献度(Aroma character impact value,ACI)分析显示,烘焙40 min茶样中复杂气味总ACI最低,愉悦香气总ACI最高,而烘焙120 min茶样则相反。本研究结果为白化品种绿茶加工中烘焙提香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类号: TS272.51
- 相关文献
[1]太平猴魁茶栽培品种‘柿大茶’品系间代谢物及遗传进化分析. 周汉琛,刘亚芹,王辉,杨霁虹,徐玉婕,雷攀登. 2023
[2]烘焙对祁门红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张晓磊,刘亚芹,周汉琛,雷攀登. 2023
[3]"清香"与"栗香"绿茶中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差异分析. 王梦琪,朱荫,张悦,施江,林智,吕海鹏. 2021
[4]茉莉花非挥发性成分及其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唐雅园,何雪梅,孙健,盛金凤,刘国民,周主贵,李昌宝,李丽,陈嘉莉,零东宁,韦珍,易萍,唐杰,胡瑶. 2021
[5]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冬桑复合茶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孙淑娟,施江,李汉兴,刘露民,彭群华,吕海鹏,林智. 2024
[6]不同速酿工艺生产鱼露的非挥发性成分比较. 陈之瑶,张业辉,唐道邦,刘学铭,陈智毅. 2016
[7]烘焙温度与时间对福建水仙乌龙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陈泉宾,邬龄盛,张应根. 2019
[8]咖啡果茶的制作工艺研究. 何红艳,程金焕,黄家雄,张晓芳,毕晓菲,杨旸,杨阳. 2020
[9]烘焙对福建水仙乌龙茶中糖氨Maillard反应的影响. 陈泉宾. 2020
[10]烘焙技术在(福建)乌龙茶精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康育鑫. 2020
[11]烘焙对生物质理化特性影响综述与秸秆烘焙研究前景分析. 谢腾,丛宏斌,赵立欣,邱凌,姚宗路,张天乐,霍丽丽. 2020
[12]超强筋小麦粉面包烘焙技术研究. 毛凤鑫,王灿国,李豪圣,程敦公,刘建军,曹新有,葛超,王克森,刘爱峰,赵振东. 2019
[13]咖啡烘焙的影响因素分析. 何红艳,程金焕,武瑞瑞,施莉莉,付兴飞,娄予强,李亚麒. 2022
[14]烘焙工艺对乌龙茶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 陈泉宾,邬龄盛,王振康. 2014
[15]烘焙工艺对丹桂乌龙茶感官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孙君,朱留刚,林志坤,张文锦. 2016
[16]小粒咖啡在烘焙加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参数初步研究. 毕晓菲,李亚男,杨旸,张晓芳,武瑞瑞,付兴飞,何红艳,胡发广,黄家雄. 2022
[17]不同烘焙温度对丹桂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孙君,朱留刚,林志坤,张文锦. 2017
[18]生物质致密成型原料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及试验初探. 夏先飞,肖宏儒,肖苏伟,李波,宋志禹,李国平. 2018
[19]烘焙提香条件对红茶感官品质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刘素强,杨娟,袁林颖,邬秀宏,李中林. 2015
[20]烘焙工艺对乌龙茶糖氨Maillard反应及风味的影响. 陈泉宾,陈键,王丽丽,邬龄盛,王振康.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刺梨发酵优势菌种分离鉴定及其营养品质分析
作者:罗婧文;龙明秀;王辉;张芳;王梅;陈中爱
关键词:刺梨;发酵;优势菌种;分离;鉴定;营养品质
-
轮作对香草兰病原菌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邢诒彰;洪珊;杨劲明;赵青云;苏凡;庄辉发;王辉
关键词:轮作;香草兰;斑兰叶;根际微生物;微生物群落
-
茶树品种对祁门红茶挥发性代谢谱及关键呈香物质的影响
作者:刘亚芹;王辉;朱林;雷攀登;周汉琛
关键词:品种;祁门红茶;关键挥发性成分;代谢谱
-
贮藏对祁门红茶风味品质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作者:徐玉婕;周汉琛;张晓磊;刘亚芹;雷攀登
关键词:祁门红茶;贮藏;低温烘焙;感官审评;化学成分
-
基于电子鼻及HS-SPME-GC-MS分析乳酸菌发酵不同碳源刺梨汁风味特征
作者:王辉;罗婧文;龙明秀;王梅;陈中爱;陈朝军
关键词:乳酸菌;刺梨汁;碳源;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法;风味
-
玉米耐低氮杂种优势分析
作者:周恪驰;何长安;纪春学;王辉;张恒
关键词:玉米;杂种优势;遗传变异;低氮耐性
-
健康与连作发病香草兰根系分泌物差异成分筛选及其对尖孢镰刀菌的影响
作者:邢诒彰;王洁;王辉;庄辉发;徐飞;赵青云
关键词:香草兰;根系分泌物;代谢组学;尖孢镰刀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