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篱对小麦蚜虫及其天敌种群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国庆
作者: 林超文;刘章勇;李传仁;陈一兵;马涛;王启锋;刘志龙;蔡青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植物篱;植物挥发物;小麦;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天敌;生物多样性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1 年 22 卷 12 期
页码: 3265-32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坡地种植蓑草、苜蓿、香根草和紫穗槐等植物篱的方法,研究了其对小麦蚜虫及其天敌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坡度试验区,紫穗槐植物篱显著抑制了麦蚜种群的发生,且麦田拟寄生物的密度等于或显著低于香根草区.在12°坡度试验区,苜蓿和蓑草推迟了麦蚜种群发生的高峰期,蓑草作为植物篱可以显著抑制麦蚜种群数量;苜蓿区麦田拟寄生物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瓢虫种群密度等于或显著高于蓑草区.蓑草挥发物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均有驱避作用,而显著引诱猫蛛科1种蜘蛛;苜蓿挥发物对麦长管蚜具有引诱作用;苜蓿和蓑草挥发物对瓢虫的行为反应均无明显影响.紫穗槐和蓑草作为坡地植物篱,不仅能防护水土流失,而且有助于调控害虫及其天敌种群.
分类号: S435.122
- 相关文献
[1]不同小麦品种(系)叶片表面蜡质对两种麦蚜取食的影响. 陈巨莲,程登发. 2007
[2]小麦间作豌豆对麦长管蚜及其主要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陈巨莲,程登发,刘勇,孙京瑞. 2009
[3]小麦—豌豆组合对麦长管蚜及其天敌行为机制的探讨. 陈巨莲,程登发,刘勇,FredericFrancis,EricHaubruge,ClaudeBragard,孙京瑞. 2011
[4]五种类型农药不同剂量与施药时期对麦蚜防治效果及麦粒农药残留的影响. 张登峰,尹姣,武予清,段云,蒋月丽,曹雅忠. 2011
[5]不同营养层次挥发物对燕麦蚜茧蜂寄主搜寻行为的影响. 胡萃,倪汉祥,孙京瑞. 2001
[6]大麦黄矮病毒PAV-CN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王锡锋,周广和. 2004
[7]茉莉酸诱导小麦幼苗对麦蚜取食行为的影响. 陈巨莲,倪汉祥,胡萃. 2001
[8]麦蚜在不同抗级小麦上刺吸行为的比较. 丁红建,李志坚,倪汉祥,孙京瑞. 1997
[9]模拟气候变暖对不同纬度带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种群动态的影响. 谭晓玲,范佳,孙京瑞,陈巨莲. 2018
[10]主要次生物质对麦蚜的抗性阈值及交互作用. 倪汉祥,孙京瑞. 2002
[11]常用杀虫剂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羧酸酯酶活性的抑制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增效作用. 鲁艳辉,高希武. 2016
[12]江苏地区麦蚜对吡虫啉敏感性监测. 王冬兰,刘贤进,张存政,余向阳,顾正远,李进. 2003
[13]3种蚜虫在大麦上生命表参数的研究. 方美娟,何晓庆,刘冬,宋凯,赵轩宇,王玉波. 2015
[14]黄板、黄盆及灯光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的诱捕效果. 巩中军,武予清,都振宝,苗进,段云,蒋月丽. 2011
[15]博落回提取物对3种麦蚜的生物活性. 陈巨莲,程登发,曾建国,程辟,孙京瑞. 2014
[16]我国麦蚜飞翔及迁飞研究进展. 尹姣,李克斌,曹雅忠. 2013
[17]两种麦蚜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刘爱芝,茹桃勤,王晓军,李世功. 2001
[18]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对小麦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陈巨莲,倪汉祥. 2003
[19]大麦黄矮病毒GPV与GAV间异源装配现象的初步研究. 王锡锋,周广和. 2005
[20]麦长管蚜对一种植物挥发物及蚜虫报警信息素的嗅觉行为检测. 范佳,陈巨莲,孙京瑞,程登发.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眉山市东坡区耕地土壤近10年pH及养分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姚莉;邓春秀;张奇;王宏;蔡恺;吴月颖;李源洪;刘忠友;林超文
关键词:土壤养分;pH;空间变异;影响因素
-
反刍动物乳源microRNA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孙同玉;荣飞飞;高展;马涛
关键词:反刍动物;乳汁;微小核糖核酸;小RNA测序
-
基于最大熵模型(Max 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晚熟柑橘适宜性评价
作者:姚莉;邓春秀;唐彪;王宏;吴月颖;张奇;李源洪;刘忠友;卢昌艾;林超文
关键词:晚熟柑橘;最大熵模型;地理信息系统;适宜性评价
-
有机微量元素在畜禽养殖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魏启恒;陆唯;徐聪;马涛
关键词:有机微量元素;家禽;猪;反刍动物
-
冷藏对粗脊蚜茧蜂羽化率、成虫存活率、寿命及雌雄性比的影响
作者:孙海霞;马涛;张广亮;赵阳阳;郝万亮;何嘉
关键词:粗脊蚜茧蜂;冷藏;羽化率;成虫存活率;寿命;雌雄性比
-
四川盆地不同农作监测点氮磷湿沉降特征
作者:王宏;姚莉;张奇;林超文;刘海涛;陈红琳;翟丽梅
关键词:四川盆地;湿沉降;氮;磷;沉降通量
-
根际细菌在长刺蒺藜草氮素利用中的作用
作者:马涛;宋振;付卫东;张岳;王忠辉;袁至立;王伊;张国良
关键词:长刺蒺藜草;根际细菌;氮素利用机制;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