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系统理论在马铃薯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虎翼

作者: 唐洲萍;何新民;谭冠宁;杨鑫;李丽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新品种;灰色系统理论;产量;综合评价

期刊名称: 热带农业科学

ISSN: 1009-2196

年卷期: 2017 年 37 卷 01 期

页码: 94-98

摘要: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法对引进的12个马铃薯新品种的7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云薯506’和‘兴佳2号’的关联度值均大于0.7,综合性状表现最优,适合在广西种植;‘冀张薯12号’和‘中薯5号’的关联度值均大于0.6小于0.7,综合性状表现一般,有待进一步试验观察;‘中薯17号’和‘云薯401’的关联度值均小于0.5,综合表现较差。品种评价结果与试验地实际表现基本一致,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法可用于综合评价马铃薯新品种的优劣。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用灰色关联法评价印江县引入的杂柑新品种. 陈守一,高安辉,袁启风,田兴炼,刘刚,廖印阳. 2010

[2]灰色系统理论在油葵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王军,张太平. 2001

[3]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向日葵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雷中华,王琴,石必显,向理军. 2010

[4]马铃薯新品种冀张薯8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李标,李飞,雷尊国. 2015

[5]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竹荪的产质量与猪粪渣用量关系. 江枝和,翁伯琦,吴少分,雷锦桂,肖淑霞,卢翠香,王义祥. 2012

[6]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宜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新品种筛选试验. 谢奎忠,陆立银,胡新元,柳永强,罗爱花. 2017

[7]广西马铃薯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唐秀桦,韦民政,闫海锋,李韦柳,许娟,覃维治,邓英毅,郑虚. 2013

[8]西藏马铃薯新品种引进与筛选试验. 许娟妮,刘正玉,斯年,曾钰婷,谭淑琼,卫华. 2012

[9]马铃薯新品种“中薯20号”选育. 段绍光,庞万福,卞春松,徐建飞,刘杰,李广存,金黎平. 2015

[10]全粉加工兼早熟菜用马铃薯新品种LK99及其关键栽培技术. 文国宏,王一航,李高峰. 2008

[11]马铃薯新品种在拉萨市的农艺性状评价. 许娟妮,刘正玉,斯年,曾钰婷,次卓嘎,谭淑琼. 2015

[12]马铃薯新品种宁薯1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王效瑜,郭志乾,张国辉,张新学,魏国宁,张建虎. 2016

[13]马铃薯新品种“中薯18号”选育. 段绍光,庞万福,卞春松,徐建飞,刘杰,李广存,金黎平. 2015

[14]马铃薯新品种-晋薯13号. 李荫藩,王春珍,张翔宇,陈云. 2004

[15]早熟、炸片型专用马铃薯品种. 柳士森. 2003

[16]家蚕产茧量与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姜虹,王殿平,曾晓英,黄桂辉,周顺珍,岳宣,罗朝斌. 2009

[17]灰色关联分析在研究棉纤维品质与成纱质量关系中的应用. 陈国平. 1989

[18]棉纤维品质与成纱品质指标的灰色关联分析. 陈国平. 1989

[19]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青海工业内部结构优化水平评价——基于熵权TOPSIS模型和灰色系统理论. 苟廷佳,王安林. 2020

[20]在棉检中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探讨. 徐鑫华. 198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