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养殖条件下卵形鲳鲹3个选育群体生长特性的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区又君

作者: 区又君;吉磊;李加儿;范春燕;王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卵形鲳鲹;选育群体;生长性状

期刊名称: 应用海洋学学报

ISSN: 2095-4972

年卷期: 2015 年 02 期

页码: 177-18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采用群体选育方法构建了海南、深圳和福建3个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选育群体,对选育群体的生长特性和变异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经过人工选择后,各群体生长速度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海南、深圳、福建群体的特定生长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4.06%、7.19%和24.84%;福建群体的绝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比海南群体分别高0.23 g/d和2.79%,比深圳群体分别高0.49 g/d和9.41%.在生长早期(2月龄),福建群体体重变异程度最大,深圳群体次之,海南群体变异相对较平稳;群体间变异程度相近时(6月龄),海南群体内的体重分布范围较广(200~600 g),而福建群体的体重分布较为集中,体重在450~500 g之间的个体占43.33%.研究表明,福建群体比海南群体和深圳群体具有更好的生长优势,可做进一步选育.

分类号: S965

  • 相关文献

[1]急性低氧胁迫对卵形鲳鲹选育群体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区又君,范春燕,李加儿,于娜,苏慧. 2014

[2]卵形鲳鲹消化系统的胚后发育. 区又君,何永亮,李加儿. 2011

[3]中国对虾与生长性状相关微卫星DNA分子标记的初步研究. 张天时,刘萍,李健,孔杰,王清印. 2006

[4]大口黑鲈选育群体幼鱼转食配合饲料的驯食研究. 赵荦,李胜杰,白俊杰,梁健辉,韩林强,梁旭方. 2019

[5]人工选育中国对虾两个群体WSSV感染相关免疫与生化因子的变化. 刘庆慧,黄倢,杨冰,刘莉. 2005

[6]金色鳜鱼选育群体与野生群体的遗传变异分析. 胡玉婷,段国庆,凌俊,江河,侯冠军. 2018

[7]中华鳖3个选育群体的生长对比. 肖凤芳,李伟,洪孝友,朱阿莉,朱新平,史燕,黄启成. 2014

[8]中国明对虾快速生长选育群体的RAPD分析. 何玉英,刘萍,李健,孔杰,王清印. 2005

[9]华南鲤选育群体不同世代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马冬梅,苏换换,朱华平,黄樟翰. 2018

[10]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选育群体的血清类固醇激素周年变化. 谷伟,徐革锋,户国,张永泉,王炳谦. 2013

[11]“黄海1号”中国对虾不同世代间的AFLP分析. 安丽,刘萍,李健,何玉英,王清印,孔晓瑜. 2008

[12]鲤易捕性状选育群体不同世代微卫星分析. 池喜峰,贾智英,李池陶,石连玉. 2010

[13]大口黑鲈选育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李镕,白俊杰,李胜杰,卢建峰,李小慧,刘楚吾. 2010

[14]中国对虾选育群体与近交群体不同生长时期的生长性状和存活率的比较. 罗坤,孔杰,栾生,王清印,曹宝祥,刘宁. 2014

[15]驯食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3个选育世代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樊佳佳,白俊杰,李胜杰,马冬梅,姜鹏. 2019

[16]金色鳜鱼选育群体与野生群体的遗传变异分析. 胡玉婷,段国庆,凌俊,江河,侯冠军. 2018

[17]中国明对虾第一代和第六代人工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何玉英,刘萍,李健,孔杰,王清印. 2004

[18]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与近交群体、引进群体生长和存活性能比较. 曹宝祥,孔杰,罗坤,栾生,刘宁,孟宪红. 2015

[19]舟山近海棘头梅童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微卫星DNA分析. 林能锋,苏永全,丁少雄,王军. 2011

[20]基于转录组数据的青蛤微卫星标记开发与验证. 方军,沈彦鹏,张雷雷,李腾腾,邵艳卿.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