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苹果栽培区土壤参数的近红外光谱检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董一威

作者: 董一威;黄金丽;孙宝利;白薇;范中南;王亚男;刘亚伟;仝乘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近红外;土壤;有机质;pH值;直接正交信号校正

期刊名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ISSN: 1000-0593

年卷期: 2009 年 29 卷 08 期

页码: 2075-2078

收录情况: EI ; SC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全国11个主要苹果栽培区及其附近农田处,共收集111份土壤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在12500~4000cm-1光谱范围内的土样漫反射光谱信息,并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别建立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的近红外定标模型。为了有效消除土壤颗粒不均匀性所带来的散射影响,同时扣除与土壤品质参数无关的光谱信息,研究运用变量标准化(SNV)、附加散射校正(MSC)和直接正交信号校正(DOSC)等光谱预处理方法,使模型精度得到显著提高。结果显示,经过DOSC处理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的近红外定标模型效果达到最佳,其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0.953和0.937,预测误差均方根(RMSEP)分别为0.258(%)和0.248(%)。研究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快速检测我国主要苹果栽培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pH值,为土壤施肥提供指导,为果树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分类号: S661.1

  • 相关文献

[1]我国苹果栽培区土壤参数近红外光谱检测研究. 董一威,黄金丽,孙宝利,白薇,范中南,王亚男,刘亚伟,仝乘风. 2008

[2]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土壤有机质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 胡林,丘耘,周国民. 2012

[3]温州海涂围垦区的土壤特性. 杨升,王金旺,陈秋夏,夏海涛,李效文,魏馨. 2016

[4]赣南地区脐橙园土壤有效铁含量分布特征研究. 范玉兰,黄晓成,卢映琼,温德华,薛珺,李勋,钟八莲,彭良志. 2015

[5]信阳毛尖茶园土壤有机质和硫、镁含量研究. 张巧萍,张玉亭,聂胜委,李太奎,寇长林,邹庆鹏,吕力哲. 2015

[6]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对湖南省春玉米施肥效果的影响. 李涵,曹钟洋,吴远帆,陈志辉. 2017

[7]河南三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相关性及预测模型研究. 张水清,黄绍敏,郭斗斗. 2011

[8]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演替进程中土壤有机质和pH值变化规律. 杨世琦,杨正礼. 2008

[9]复合微生物菌剂改良盐碱地的应用研究. 陶蕾,郭杰,王广宇,王明彦,张贺义,梁剑平. 2022

[10]蓝莓栽培土壤改良技术研究. 王明洁,吴雨蹊,段亚东,焦奎宝,梁文卫,杜汉军. 2014

[11]信阳茶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状况. 邹庆鹏,金开美,曹成,吕立哲,赵丰华,张军锋,刘冬梅. 2017

[12]贵州柑橘主产区土壤养分状况和综合肥力比较. 李文云,杨雯,林乾,张兴无,韩秀梅,王小柯,罗怿,李金强. 2025

[13]不同月份乌龙江湿地土壤有机质、全氮以及微生物数量动态变化. 陈丽华,陈涵贞,苏德森,吕新,李玥仁. 2009

[14]不同海拔蔗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和pH值特征. 刀静梅,刘少春,张跃彬,郭家文,樊仙,李如丹,高欣欣,邓军,方志存,彭秋连. 2017

[15]含水率对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算的影响. 司海青,姚艳敏,王德营,刘影. 2015

[16]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有机肥施用概况. 曹鹏云,鲁世军,张务水. 2004

[17]土壤有机质检测技术的改进. 杨喆,陈秋生,艾丹,张强,殷萍,刘烨潼. 2016

[18]植被恢复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有机质及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徐磊,周俊,张文辉,崔红标,刘海龙,刘创慧,梁家妮,周静. 2017

[19]长期秸秆粉碎还田对水稻产量和耕地质量的影响. 陈红金,陶云彬,吴春艳. 2019

[20]连续5年配施有机肥茶园土壤活性铝含量变化状况. 吴志丹,江福英,尤志明,李刚,翁伯琦.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