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密植下的行距配置对棉花生长结铃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永萍

作者: 周永萍;田海燕;师树新;崔瑞敏;燕建召;孙辉;张海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合理密植;行距配置;产量;纤维品质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1573

年卷期: 2018 年 41 卷 006 期

页码: 13-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冀中南地区棉花合理密植下不同行距配置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出最佳行距配置.本试验以‘冀棉958'为供试材料,在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条件下,设置4个行距配置,分别为行距80 cm(Ⅰ),75 cm(Ⅱ),70 cm(Ⅲ)与(100+ 50) cm(Ⅳ),调查不同处理棉花的生长、结铃,测定产量、品质.结果表明:在75 000株/hm2密度条件下,不同行距配置对棉花的株高和果枝台数无显著影响,75 cm(Ⅱ)行距下茎粗最大,80 cm(Ⅰ)行距下茎粗最小;单株成铃数无显著差异,但均低于CK(45 000株/hm2,行距80 cm),单株成铃率与单位面积成铃数均以处理Ⅱ最高,处理Ⅳ仅次于处理Ⅱ;子棉产量以处理Ⅳ最高,处理Ⅱ次之,各处理间霜前花率、单铃重及衣分差异不显著;不同行距配置之间纤维品质无显著差异.建议在冀中南地区棉花合理密植(75 000株/hm2)下以行距75 cm或(100+50)cm为较适宜的行距配置.

分类号: S318

  • 相关文献

[1]合理密植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周永萍,张海娜,师树新,燕建召,孙辉,田海燕,崔瑞敏. 2018

[2]合理密植下强分蘖甘蔗品种性状及产量分析. 范业赓,周慧文,陈荣发,黄杏,罗含敏,杨荣仲,段维兴,刘俊仙,吴建明. 2019

[3]基于黄金分割法的双季稻合理密植研究. 蒋鹏,黄敏,曹放波,周雪峰,张瑞春,陈佳娜,伍丹丹,邹应斌. 2016

[4]基于根冠协调发展的东北春玉米高产种植密度分析. 刘月,明博,李姚姚,王克如,侯鹏,薛军,李少昆,谢瑞芝. 2023

[5]合理密植条件下种植模式对棉花生长结铃和产量的影响. 周永萍,杜海英,师树新,燕建召,孙辉,崔瑞敏,田海燕. 2019

[6]底氮肥用量和行距配置对豫麦49号产量的影响. 赵淑章,季书勤,武素琴,连东军,辛均安. 2000

[7]大棚鲜食蚕豆间作蔬菜不同方式的产量效应研究. 刘建,魏亚凤,杨美英,李波,汪波. 2013

[8]不同行距配置对玉米雌雄开花间隔期和产量的影响. 杜艳伟,王高鸿,李颜方,张正,阎晓光,赵根友,赵晋锋. 2018

[9]不同行距配置对南疆机采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辛明华,辛明华,李小飞,韩迎春,王占彪,冯璐,王国平,杨北方,范正义,李鹏程,万素梅,李亚兵. 2020

[10]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工业大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高金虎,赵铭森,冯旭平,孔佳茜,孟晓康,吴昌娟,康红梅. 2019

[11]行距配置对玉米茎秆抗倒伏特性及光合性能的影响. 邓妍,王创云,赵丽,张丽光,郭虹霞,牛学谦,王陆军. 2017

[12]行距配置和密度对云薯401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燕山,普红梅,姚春光,杨琼芬,隋启君,白建明. 2014

[13]密度及行距配置对'丰油10号'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胡坤,魏林楠,张书芬,王建平,曹金华,何俊平,蔡东芳,文雁成,赵磊,王东国,刘奕孜,朱家成. 2021

[14]高密度条件下行距配置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刘永忠,李万星,曹晋军,靳鲲鹏. 2017

[15]棉花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对密度与行距配置的响应特征. 刘锦涛,陈国栋,万素梅,翟云龙,毛廷勇,骆磊,胡强,马云珍,李亚兵,冯璐,杨北方,曹娟,周相,林峰. 2023

[16]不同种植密度与行距配置对先玉335产量性状的影响. 陈淑萍,岳海旺,卜俊周,彭海成,张玉兰,茜晓哲,王雪征,谢俊良. 2013

[17]机采模式宽窄行距变化对海岛棉产量形成的影响. 徐金虹,郭仁松,吴晓东,林涛,田立文,徐海江,王亮,郑子漂,崔建平. 2019

[18]种植密度及行距配置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廖方全,刘士山,蒲晓斌,牛应泽,吴永成. 2017

[19]行距配置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谭华,黄爱花,郑德波,邹成林,韦新兴,莫润秀,蒋维萍,韦慧,黄开健. 2020

[20]不同行距配置对紫花苜蓿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肖燕子,徐丽君,孙林,王伟,李霞,刘扬.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