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斑蟳人工育苗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邹雄

作者: 邹雄;杨明秋;蒲利云;陆建学;夏连军;刘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锈斑蟳(Charybdis feriatus);人工育苗;混合存活率;阶段存活率;发育周期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23 年 62 卷 009 期

页码: 97-1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锈斑蟳(Charybdis feriatus)为研究对象,将锈斑蟳发育阶段分为T1、T2、T3、T4、T5、T6及M期7个阶段进行锈斑蟳人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①从蟹苗平均阶段存活率来看,秋季和春季育苗存活率最高是T1期,为100%;存活率最低是幼体发育阶段,为42.5%;其次是大眼幼体阶段,为51.1%,在锈斑蟳育苗过程中,T6期变态为大眼幼体以及大眼幼体变态为Ⅰ期幼蟹是最重要的时期.②锈斑蟳到T3期蟹苗在春季和秋季的总体存活率为48.1%,T6期变态为大眼幼体时期的总体存活率为11.4%,最后发育成为I期幼蟹的育苗总体存活率为5.0%.

分类号: S968.25+2

  • 相关文献

[1]棉花早衰形成原因及防治策略. 姜腾飞,简桂良,齐放军. 2011

[2]养殖环境对锈斑蟳人工繁育及仔蟹生长的影响. 邹雄,杨明秋,蒲利云,陆建学,夏连军,刘鑫. 2023

[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锈斑蟳人工养殖环境监测. 邹雄,杨明秋,蒲利云,陆建学,夏连军,刘鑫. 2023

[4]西施舌增养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吴进锋,陈利雄,陈素文. 2005

[5]基于有性繁殖的鼠尾藻规模化繁育试验. 孙修涛,王飞久,汪文俊,江洪涛,王义民,汤庭耀,李生尧. 2010

[6]糙海参的繁育生物学和人工育苗研究进展. 陈水春,毛海峰,曹俊明,Li Xiu-yan,卓金换,李军秀,曾建红,陈景府,苏成养. 2011

[7]室外土池点带石斑鱼人工育苗初步试验. 王冬梅,王维娜,朱行超,王谋炳. 2007

[8]青龙斑高位池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吕国敏,黄小林,李涛,刘付永忠,蔡云川,马志洲,黄忠. 2013

[9]条石鲷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 孙中之,柳学周,徐永江,李娟,曲建忠. 2009

[10]克氏原螯虾人工育苗技术初步研究. 徐增洪,周鑫,赵朝阳. 2010

[11]西施舌的人工育苗现状及养殖发展前景展望. 陈健光,陈利雄,吴进锋,张汉华,陈素文. 2006

[12]东风螺的增养殖技术及产业化前景. 陈利雄,吴进锋. 2004

[13]点带石斑鱼Epinephelelus malabaricus(Schneider)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王建钢,乔振国,于忠利. 2007

[14]长肋日月贝个体发生观察及人工育苗初步试验. 王雨,叶乐,杨其彬,陈旭,温为庚,吴开畅. 2009

[15]我国鲍养殖研究现状及展望. 唐保军,王慧. 2009

[16]东风螺的人工养殖实用技术和产业发展展望. 张汉华,吴进锋,陈利雄,梁超愉. 2006

[17]高雅海神蛤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董迎辉,杨爱国,李赟. 2004

[18]红螯螯虾繁殖生物学以及孵化方式研究进展. 郭国才,王广军,张凯,郭照良,梁志辉. 2023

[19]用深层地下水调配育苗用水进行中华绒螯蟹育苗的研究. 朱钧,赵本进,苏宇,陈晓清,张道南. 1997

[20]5种波长光对日本沼虾人工育苗幼体成活率的影响. 郁桐炳,唐渝,尤洋,俞开颐.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