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小麦种质材料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晓岗

作者: 马晓岗;李凤珍;王晓辉;李德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醇溶蛋白;遗传距离;遗传多样性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2 年 32 卷 06 期

页码: 1060-10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当前青海省普通小麦种质材料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对青海省77份普通小麦种质材料进行了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共分离出蛋白谱带1 237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类型37种,其中迁移率编号为2、19和3号的谱带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98.7%、98.7%和97.4%;3条谱带(15、16和17号)出现频率低于10.5%;其余31条谱带出现频率为19.5%~84.4%。供试材料醇溶蛋白谱带多态性较高,每个材料可电泳分离出11~21条谱带,其中具有14~18条谱带的材料居多。不同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5~0.94,说明供试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成6大类,聚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供试材料间的亲缘关系。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中国小麦地方品种内和品种间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陶先萍,李洪杰,李秀全,杨欣明,李立会. 2006

[2]河南省地方小麦品种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正玲,许为钢,张清珍,李锁平,胡琳. 2008

[3]小麦抗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SSR标记分析. 仇松英,张松令,史忠良,谢福来,高炜,史晓芳. 2011

[4]小麦抗麦红吸浆虫品种遗传多样性的表型和SSR标记分析. 仇松英,史晓芳,史忠良,张松令,谢福来. 2011

[5]小麦抗麦红吸浆虫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史忠良,仇松英,张松令,谢福来,高炜,张婷,逯腊虎,武计平. 2011

[6]黑粒小麦醇溶蛋白指纹图谱及其遗传分析(英文). 白云凤,侯变英,孙善澄,孙玉,裴自友,阎贵云. 2002

[7]燕麦种质资源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研究. 齐冰洁,刘景辉,高聚林,张智勇,王海燕,焦伟红. 2010

[8]川西北高原野生垂穗披碱草醇溶蛋白遗传特性研究. 张建波,白史且,张新全,马啸,鄢家俊. 2008

[9]野生大麦与栽培大麦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比较. 佘奎军,王士强,胡银岗,宋卫宁. 2009

[10]鹅观草种质资源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研究. 肖海峻,徐柱,孟利前,马玉宝. 2009

[11]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国跃,李立会. 2006

[12]根茎冰草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研究. 车永和,杨欣明,杨燕萍,李秀全. 2008

[13]异源2号和绵阳26号小麦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性. 魏育明,郑有良,周永红,刘登才,兰秀锦,周荣华,贾继增. 2000

[14]西藏小麦地方品种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曾兴权,韦泽秀. 2011

[15]四川青衣江、岷江流域鹅观草遗传多样性的溶蛋白分析. 杨烈,张新全,杨武云,李俊,魏会廷. 2006

[16]沙生冰草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研究. 车永和,杨欣明,杨燕萍,李秀全,何蓓如,李立会. 2007

[17]野生垂穗鹅观草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研究. 肖海峻,徐柱,李临航,马玉宝. 2007

[18]适用于小麦品质育种的一种A-PAGE方法. 高崇婧,张延滨,李集临,姜焕焕,赵海滨,宋庆杰,于海洋,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 2010

[19]小麦醇溶蛋白组分的遗传研究. 杨海峰,李小燕,徐向阳,蔡岳,朱俊刚,孙黛珍. 2009

[20]几个高抗条锈病的优质四川小麦品系选育研究. 舒焕麟,杨足君,李光蓉,任正隆,朱华中.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