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型优势生态型水稻Rf1a基因位点的检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坚

作者: 王坚;刘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优势生态型;回复基因;杂交粳稻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17 年 45 卷 04 期

页码: 45-50+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明粳型优势生态型水稻中各品种(系)在Rf1a基因位点的差异,为粳型杂种优势群的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缺失设计引物Rfa-7F/Rfa-7R在粳稻恢复系中可扩增出957bp的片段,在保持系中可扩增出383bp的片段,对日本粳、台湾粳、韩国粳、巴西稻、美国粳、非洲IRAT粳、华北粳、非洲ITA粳、西北粳、东北粳、欧洲粳11个不同生态类型共60份材料进行PCR扩增检测。【结果】有14份材料是Rf1a/Rf1a基因类型,占所有材料的23%;日本粳、台湾粳、华北粳、西北粳和东北粳的所有材料是rf1a/rf1a基因类型,韩国粳、非洲ITA粳和欧洲粳有小部分材料是Rf1a/Rf1a基因类型,巴西粳、美国粳和非洲IRAT的大部分是Rf1a/Rf1a基因类型。【结论】粳型生态型水稻在Rf1a基因位点的差异,可以用引物Rfa-7F/Rfa-7R检测出不同基因类型,为粳型杂种优势群利用提供依据。

分类号: S511.035.3

  • 相关文献

[1]利用粳型杂种优势群转育恢复系各代遗传效应研究. 王坚,刘炜. 2018

[2]粳稻优势生态型不同世代恢复系的恢复效果. 王坚,刘炜. 2018

[3]利用配合力效应划分籼型水稻杂种优势生态型. 邹小云,傅军如,王经良,彭小松,朱昌兰,贺晓鹏,陈小荣,贺浩华,刘宜柏. 2008

[4]云南两系杂交稻优势生态型研究. 杨久,卢义宣,李自超. 2006

[5]优质超高产杂交中粳新组合徐2优1号的选育及应用. 刘超,王健康,郭荣良,丁成伟,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胡婷婷. 2009

[6]早熟杂交中粳稻8优682亲本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 孙克新. 2002

[7]辽优3225特征及高产栽培技术. 代贵金,蔡伟. 2000

[8]杂交中粳9优138高产栽培及高产制种技术. 王健康,刘超,郭荣良,孙克新. 2000

[9]江苏省杂交粳稃丰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孙克新. 1999

[10]江苏省杂交粳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孙克新. 1999

[11]试论淮北地区杂交粳稻的发展. 刘超. 2001

[12]利用SSR标记鉴定杂交粳稻‘常优1号’种子纯度. 顾雯雯,王淑园,徐港明,罗兵. 2014

[13]44份杂交粳稻亲本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程保山,罗伯祥,杨加银. 2012

[14]光敏核不育水稻在寒冷稻作区的育性转换特性及开花习性. 吴长明,曹静明,傅秀林. 1993

[15]杂交粳稻徐优502亲本的开花习性和生长发育习性. 徐家安,王健康,郭荣良,王友霜,刘超,丁成伟,吴玉玲,胡婷婷. 2012

[16]高产杂交粳稻9优418亲本特征特性及配套制种技术. 孙克新,刘超. 2004

[17]引种杂交粳稻在哈尔滨的生长发育研究. 夏天舒,谭贺,卞景阳,赵飞,华泽田,许显滨,矫江. 2011

[18]杂交粳稻新组合9优41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 刘超,王健康,孙克新,郭荣良,丁成伟,吴玉玲,独凤荣. 2001

[19]野败型细胞质杂交粳稻恢复系筛选结果初报. 徐大勇,方兆伟,樊纪伟,卢百关,刘汉青. 2006

[20]江苏省江淮稻区杂交粳稻组合优势比较分析. 吉健安,方兆伟,徐大勇.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