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矿质氮及其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苏涵
作者: 苏涵;王维;张巧凤;侯会;耿晓月;董韦;徐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硝态氮;土壤铵态氮;氮素矿化;提取与测试;环境效应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23 年 51 卷 024 期
页码: 24-26,30
摘要: 土壤矿质氮是土壤氮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氮素的转化中起重要作用,是反映土壤肥力的一大指标,主要包括硝态氮和铵态氮.土壤矿质氮的累积与土壤微生物、施肥、温度、水分、耕作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密切相关.土壤矿质氮的流失可能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地表水体富营养化,释放的氧化亚氮会引发温室效应,最终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从土壤矿质氮的组成与来源、影响氮素矿化的因素、矿质氮的提取与测试以及对环境的影响4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各种测试方法进行比较,以期为土壤矿质氮的研究提供依据.
分类号: S153
- 相关文献
[1]稻草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麦田土壤脲酶和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李波,魏亚凤,汪波,季桦,刘建. 2014
[2]不同退化程度对高寒草甸土壤无机氮及脲酶活性的影响. 李亚娟,刘静,徐长林,曹文侠. 2018
[3]三江源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氮素特征的影响. 李亚娟,王亚亚,曹广民,龙瑞军,姚拓. 2017
[4]脲甲醛肥料与尿素不同比例配施在南方鲜食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房娜娜,王煌平,段文龙,韩巍,卢宗云,丁芳,石元亮,依艳丽. 2020
[5]水氮施量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及水氮分布的影响. 忠智博,翟国亮,邓忠,蔡九茂,谷少委,王国栋. 2020
[6]丘陵山区覆膜旱作稻田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动态变化规律探讨. 李永山,吴良欢,路兴花,赵利梅,范巧兰. 2007
[7]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无机氮和土壤脲酶的影响. 赵鹏,陈阜,李莉. 2010
[8]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东北黑土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丁建莉,姜昕,马鸣超,关大伟,赵百锁,魏丹,曹凤明,李力,李俊. 2017
[9]长期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对土壤铵态氮吸附解吸特征的影响. 刘春增,张成兰,张琳,丁丽,杜光辉,张香凝,郑春风,张济世,吕玉虎,李本银,李敏,曹卫东. 2024
[10]环境温度和CO_2浓度升高对湖北早稻氮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蔡威威,艾天成,万运帆,李健陵,郭晨. 2016
[11]不同氮输入方式对草甸土土壤铵态氮运移的影响. 华利民,刘慧颖,韩瑛祚. 2013
[12]稻草还田对土壤氮素矿化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谷海红,张继宗,李岩,李志宏,刘宏斌,尚志强,李天福,王树会. 2009
[13]不同施氮水平对再生水灌溉土壤释氮节律的影响. 周媛,李平,齐学斌,胡超,郭魏. 2016
[14]采用微型渗漏计原位测定设施菜田有机肥氮素矿化特征. 任珊露,张彦才,翟彩霞,陈丽莉,李若楠,王丽英,陈清. 2012
[15]不同施氨水平对再生水灌溉土壤释氮节律的影响. 周媛,李平,齐学斌,胡超,郭魏. 2016
[16]土壤氮素矿化及氮对苜蓿生产的影响研究. 秦文利,刘忠宽. 2010
[17]有机肥氮素矿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武爱莲,焦晓燕,李洪建. 2010
[18]不同有机肥料在生姜种植中氮素的矿化特征研究. 郑福丽,姚海军,张柏松,谭德水,江丽华. 2018
[19]秸秆和秸秆炭对黑土肥力及氮素矿化过程的影响. 朱兴娟,李桂花,涂书新,杨俊诚,郭康莉,冀拯宇,刘晓,张建峰,姜慧敏. 2018
[20]东北春玉米连作体系中土壤氮矿化、残留特征及氮素平衡. 蔡红光,米国华,陈范骏,张秀芝,高强.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物联网实时数据的交互式虚拟现代农业园区平台软硬件构建及应用
作者:韩沫;王维;赵鹏飞;唐朝
关键词:数字孪生;虚拟农业;交互体验;物联网;农业园区;设施农业
-
棉粕饲料化高效利用分析
作者:陈龙;刘小玲;阚画春;王维;郑曙峰;李淑英;陈敏;陈超;徐道青
关键词:棉粕;棉粕饲料化;养殖业日粮;蛋白质饲料;脱毒技术
-
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资518的选育与分子鉴定
作者:蔡瑾;张巧凤;付必胜;郭炜;翟文玲;刘颖;吴小有;吴纪中
关键词:小麦;产量;抗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宁麦资518
-
数字孪生技术赋能农业智慧发展
作者:王维;赵鹏飞;韩沫;刘海;刘行易
关键词:
-
遥感监测技术在薯类作物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张巧凤;王维;苏涵;侯会;董韦;耿晓月;徐振
关键词:马铃薯;甘薯;遥感;生长监测
-
甘薯轮作机理研究进展
作者:王维;侯会;耿晓月;董韦;苏涵;张巧凤;徐振
关键词:连作障碍;甘薯;轮作机理
-
鸭甲型肝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帆帆;王维;饶煜玲;韦启鹏;杨群
关键词: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流行病学;致病机制;诊断与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