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资518的选育与分子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蔡瑾

作者: 蔡瑾;张巧凤;付必胜;郭炜;翟文玲;刘颖;吴小有;吴纪中

作者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产量;抗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宁麦资518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3 年 51 卷 021 期

页码: 50-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针对淮南麦区小麦品种同质化日趋严重的现状,本研究配制了资02-193/扬麦15//Tabasco的复交组合,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经系谱法培育出了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资518(参试名:宁麦资15318).通过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鉴定到该品种中含有白粉病抗性基因Pm48和赤霉病抗性基因QFhs.crc-2DL.2017-2019年在江苏省淮南组区域试验中,2年区试平均产量508.39 kg/667 m2,较对照扬麦20增产5.83%.宁麦资518株高81 cm左右,有效穗数为32.0万穗/667 m2,穗粒数36.1粒,千粒质量48.4 g.该品种春性、中熟,分蘖能力较强,穗密度较高,结实率高,千粒质量较高,产量三要素协调,产量高,综合抗病性较强.宁麦资518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并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该品种适合在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

分类号: S512.103

  • 相关文献

[1]小麦白粉病抗病基因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研究进展. 李春鑫,许为钢. 2009

[2]多种优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聚合育种研究. 张晓科,谢惠民,魏益民,刘斌. 2003

[3]不同遗传背景小麦群体抗旱指标筛选. 闫金龙,孙美荣,张俊灵,张东旭. 2016

[4]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小麦赤霉病抗病基因聚合体. 陈天青,李红艳,王伟,隋建枢,罗永露,吴文强,程斌,何庆才. 2023

[5]国审小麦品种‘衡观35’中重要农艺性状控制基因的检测和分析. 杨玉双,李强,王道文,陈秀敏,张坤普. 2014

[6]小麦黑胚病的研究进展. 张春利. 2007

[7]小麦品种抗病相关分子标记检测研究. 彭振英,崔海燕,李娜娜,张斌,丁汉凤. 2017

[8]转EuCHIT1基因提高小麦对条锈病的抗性. 丁延庆,董旋,赵德刚. 2017

[9]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资12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吴纪中,吴小有,张巧凤,付必胜,蔡瑾,蔡士宾. 2019

[10]小麦品种"郑麦1354"高产稳产性分析及栽培技术要点. 韩留鹏,胡琳,昝香存,董海滨. 2020

[11]TaPIMP1过量表达提高转基因小麦的抗病性和耐旱性. 周淼平,张增艳,周小青,姚金保,任丽娟,杨学明,马鸿翔. 2011

[12]小麦全基因组NBS类R基因分析及2AL染色体NBS-SSR特异标记开发. 乔麟轶,常建忠,郭慧娟,高建刚,郑军,畅志坚. 2016

[13]小麦抗病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曾兴权. 2008

[14]春小麦新品系8275抗早丰产特性分析. 任忠和. 1998

[15]中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连麦12及其栽培技术. 郭明明,王康君,张广旭,谭一罗,孙中伟,李晓峰,陈凤,樊继伟. 2022

[16]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小麦抗病和品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武玉华. 2007

[17]马铃薯新品种同薯30号的选育. 陈云,王春珍,岳新丽,郭芳,帅媛媛,王娟,范向斌. 2019

[18]大丽轮枝孢(Verticillium dahliae)Asp f2类蛋白(VDAL)在水稻(Oryza sativa)中抵御真菌病害及提高产量的功能分析. 王艳君,付玉华,钟英丽,李洪亮,任海洋,董国军,任佐华,王凯,高媛辉,巩志忠,袁晓辉,齐俊生. 2020

[19]强的纳米(Nanometer)863生物助长器在海水虾养殖中的试验总结报告. 温俊强,蔡德文,丁永良,余炉善,黄君文. 2003

[20]高产抗病弱筋小麦新品种宁麦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姚金保,马鸿翔,姚国才,杨学明,包月红,郜思宁,张鹏,任丽娟,张平平,周淼平.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