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钙营养效应及其与磷协同吸收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沈浦

作者: 沈浦;吴正锋;王才斌;孙学武;郑亚萍;于天一;郑永美;陈殿绪;孙秀山;罗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粗蛋白;荚果产量;交换性钙;吸收累积;临界值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17 年 39 卷 01 期

页码: 85-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挖掘土壤耕作对花生钙素的供应能力,基于三个典型棕壤土大田耕作试验,研究了免耕、浅耕、深耕和深松下花生钙营养效应及其与磷协同吸收特征。结果表明:(1)深耕和浅耕花生荚果及植株地上部(茎、叶、针)的钙吸收量比免耕和深松增加12.8%~41.8%。(2)耕作措施下土壤钙供给与植株钙吸收并非呈直线关系,土壤交换性钙低于临界值2.7g/kg时,植株钙吸收量随着土壤交换性钙增加而显著增加。(3)花生对钙(Ca~(2+))与磷(H_2PO_4~-/HPO_4~(2-))吸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荚果钙与磷的协同吸收效应大于植株地上部分。(4)花生钙吸收量每增加10kg/hm~2,荚果产量增加610kg/hm~2,粗蛋白增加108kg/hm~2。总之,通过耕翻20~30cm措施可维持适宜的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有利于花生对钙磷的协同吸收,促进花生产量、品质的提高。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生物降解膜对花生农艺性状和荚果产量的影响. 吴正锋,林建材,冯昊,孙学武,郑永美,于天一,沈浦,孙秀山,王才斌. 2016

[2]等着瞧叶面肥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孙妍,康树立,孟祥波,付春,荆建国,李振华,王军,胡廷会,李玉发,王志伟,张昆,王传堂. 2022

[3]花生连作土壤及根际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变化及与产量的相关. 封海胜,万书波,左学青,成波. 1999

[4]连作对花生幼苗生理特性及荚果产量的影响. 吴正锋,成波,王才斌,郑亚萍,刘俊华,陈殿绪,高新华. 2006

[5]免耕和翻耕下典型棕壤花生铁营养特性差异. 沈浦,王才斌,于天一,吴正锋,郑永美,孙学武,郑亚萍,孙秀山,罗盛. 2017

[6]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花生荚果产量的影响. 焦坤,陈殿绪,侯敬铖,许婷婷,吴正锋,赵红军,郑永美,于天一,沈浦,王才斌. 2018

[7]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对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影响的研究. 戴显红,丁小霞,李培武,陈琳,姜俊,贾明明. 2017

[8]不同花生品种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性研究. 张甲佳,张廷婷,徐娟,胡述浩,单世华,郑奕雄. 2014

[9]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花生籽仁主要品质指标定量模型的研究. 赵星,孟小莽,范文萱,李玉荣,宋亚辉,王瑾. 2024

[10]0.1%噻虫胺药肥用量对花生生育及蛴螬防治效果的影响. 谢吉先,冯梦诗,丁彬,常庆涛,常蕾. 2021

[11]茶树对铅、镉、铜的吸收累积特性研究. 刘声传,罗显扬,赵志清,喻云春,赵华富,魏杰,吕军. 2011

[12]同一生境不同茶树品种对氟的吸收累积特征. 周宇,刘声传,梁远发,王家伦,刘红梅,魏杰. 2012

[13]茶树对硒吸收累积特性及其硒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曹丹,马林龙,刘艳丽,龚自明,金孝芳. 2020

[14]兰州食用百合生长发育及氮磷钾素养分吸收累积与分配规律研究. 林玉红. 2019

[15]低分子有机酸对贵州黄壤龙葵吸收镉的影响. 刘桂华,秦松,柴冠群,吴正卓,范成五. 2020

[16]四个茶树品种的氟吸收累积特性比较研究. 石元值,王新超,方丽,章志芳,杨亚军. 2013

[17]黄壤质地对烤烟氮素吸收累积研究. 石俊雄,王发鹏,陈雪,李志宏. 2009

[18]田间条件下不同钝化剂对水稻镉吸收累积的影响及其时效性. 黄雁飞,陈桂芬,黄玉溢,熊柳梅,刘淑仪,钟蕙镁,刘斌. 2023

[19]四种蔬菜对DBP和DEHP及其代谢物的吸收累积研究. 李晓贝,张腾,周昌艳,白冰,陈珊珊. 2018

[20]强酸性土壤大田条件下油菜镉吸收累积特性初探. 邓力超,李莓.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