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衣剂减量下增施菌剂和肥料对小麦光合、产量、蚜虫及白粉病防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易军

作者: 易军;符慧娟;李星月;李其勇;张鸿

作者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小麦;种衣剂减量;微生物肥料;硅肥;病虫防效;光合特性;产量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675-6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拌种药剂减量下增施不同类型肥料对麦田蚜虫和白粉病防控及光合和产量的影响,以小麦蚜虫低感品种川麦104和高感品种内麦836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对种衣剂减量20%下,配合施用光合菌剂、微生物菌剂、硅肥或磷酸二氢钾后麦田土壤酶活性、小麦植株光合特性、病虫防治情况和产量性状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拌种药剂减量20%条件下增施微生物菌剂较种衣剂常规用量处理能显著提高孕穗期川麦104的根际土壤的脲酶活性,以及内麦836的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在孕穗期和抽穗期,低感品种川麦104的麦蚜数量均显著低于内麦836;增施微生物菌剂和硅肥均能显著降低麦蚜和白粉病发生,对蚜虫防效和白粉病防效较常规药剂拌种用量处理分别提高8.0和10.2个百分点。拌种药剂减量20%配合施用光合菌剂、微生物菌剂、硅肥和磷酸二氢钾均能有效提高小麦旗叶氮素含量和SPAD值,改善叶片光合效率。增施硅肥下川麦104和内麦836的产量最高,较常规种衣剂用量处理分别增加16.0%和18.2%,差异均显著。以上结果说明,小麦种子种衣剂减量配合施用硅肥或微生物菌剂可有效提高麦田土壤酶活性,减少蚜虫和白粉病发生,改善小麦叶片光合特性,提高产量。

分类号: S512.1%S435.12

  • 相关文献

[1]硅对寒地香型粳稻齐穗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马波. 2017

[2]硅肥对罗汉果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康公平,伍林涛,张宁,向泽君. 2017

[3]水肥运筹对冬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何方,潘晓莹,张洁梅,王越,韩伟锋. 2015

[4]不同沼液施用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邵文奇,文廷刚,唐金陵. 2018

[5]不同沼液运筹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邵文奇,文廷刚,唐金陵,陈川. 2019

[6]海藻酸钠寡糖灌根处理对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张运红,和爱玲,杨占平,郑春风,杜君,宝德俊,姚健,杨焕焕. 2018

[7]转ZmPPDK基因小麦新品系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分析. 齐学礼,李艳,王玉民,韩留鹏,张磊,胡琳,许为钢. 2019

[8]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对光伏板遮荫的响应. 陈凤,郭明明,樊继伟,仝彩霞,李亮,李强,任立凯,浦汉春,孙中伟,王康君,张广旭,赵雪君,张峰. 2017

[9]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友军,吴金芝,黄明,姚宇卿,张灿军,蔡典雄,金轲. 2006

[10]不同调理剂对干热风胁迫下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朱云林,顾大路,文廷刚,钱新民,杨文飞,杜小凤,吴传万,贾艳艳,施洪泉,孙爱侠,吴雪芬,王伟中. 2020

[11]不同灌溉技术下水氮耦合对小麦光合特性、灌水利用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高翠民,杨永辉,何方,韩伟峰,王小非,武继承. 2020

[12]机播条件下行距与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竹,曹承富,乔玉强,杜世州,张耀兰. 2011

[13]干旱条件下喷施独脚金内酯对小麦光合特性、抗氧化能力和产量的影响. 方保停,李向东,王汉芳,岳俊芹,邵运辉,张德奇,杨程,秦峰. 2021

[14]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张运红,杜君,和爱玲,孙克刚,张洁梅,丁华,许为钢. 2016

[15]施氮量对高产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分配与产量的影响. 史辛凯,于振文,赵俊晔,石玉,王西芝. 2021

[16]两种除草剂及其用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旗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王俊红,裴雪霞,党建友,武雪萍. 2017

[17]不同培肥模式对小麦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运转及产量的影响. 曹昌林,白文斌,史丽娟,彭之东. 2014

[18]土壤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小麦抗性、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运红,和爱玲,杨占平,郑春风,张洁梅,杜君,骆晓声,潘晓莹,薛毅芳. 2018

[19]水分调控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李向东,张德奇,郭瑞,季书勤,王汉芳,吕凤荣. 2011

[20]水肥一体化对小麦水分利用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郭培武,赵俊晔,石玉,于振文.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