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茶学基础研究到支撑产业发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仲华
作者: 刘仲华;陈宗懋;杨亚军;姜仁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产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进展
期刊名称: 中国茶叶
ISSN: 1000-3150
年卷期: 2021 年 43 卷 002 期
页码: 1-9
摘要: 简析了中国茶叶生产消费现状及进出口贸易现状,提出了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系统概述了我国在茶树资源利用与品种选育、茶树全基因组与代谢调控机制、茶树土壤与营养调控分子机理、茶树逆境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茶园绿色防控与质量安全、茶叶制造化学与品质化学机理、茶叶深加工与功能成分利用、茶与健康等8个方面的基础研究进展与成果,明确了基础研究在推进我国茶叶生产技术进步、产品品质提升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最后,从茶园生产与管理、茶叶加工技术、茶叶产品创新、茶叶贸易流通与消费等领域,展望了我国茶叶产业技术的发展趋势.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基于学习曲线的重庆茶产业创新研究. 蔡伦红,敬廷桃. 2017
[2]近十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棉花项目情况分析. 彭军,赵新华,宋国立,高伟. 2010
[3]微波在材料工业应用领域的技术创新进展. 黄慨,顾传君,黄绍权,黄华林,周欢,陈珍明,李创辉,曾繁政,黄志民. 2020
[4]推进福建省基础研究共享平台建设的思考. 刘用场,许静,丁中文. 2009
[5]对省级农科院基础研究工作的思考. 李顺国,董文琦,陈霞. 2006
[6]新形势下农业科研深化改革的思路. 王富兰,张润德. 1993
[7]把握机遇;突出重点;不断提高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与管理工作水平. 曹雅忠. 1998
[8]"优质花生分子标记的基础研究"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花生)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王传堂. 2006
[9]加强自然科学基金管理 提高渔业基础研究水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自然基金资助情况分析. 高磊,刘英杰. 2012
[10]浅谈科技兴农后劲―农业科研问题. 司洪文. 1991
[11]浅谈基础研究在新疆农业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性 -以新疆农业科学院为例. 肖丽,林萍,王剑,王成. 2020
[12]中国水产遗传育种基础研究国际竞争力分析. 闫雪,程锦祥,欧阳海鹰,胡婧,陈柏松,孙英泽. 2018
[13]加强基础研究促进科技创新 -以新疆农业科学院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为例. 房世杰,王成,杜伟,杜润清. 2019
[14]2010—2014年省级农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和资助情况分析. 王大刚,余向阳,刘正辉,史利玉,罗晶. 2015
[15]新疆基础研究现状分析. 张耀,涂振东,张桂珍. 2010
[16]2003-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红火蚁领域资助项目情况分析. 吴密,覃旭,陈涛,黄显雅,金刚,杨祥燕,彭欣怡,崔明勇,陈庆南,陆勇. 2020
[17]糜子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程炳文,孙玉琴,杨军学,张尚沛,罗世武,王勇,张晓娟,王晓军,李凯. 2019
[18]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基础的前沿科学问题. 王桂荣,王源超,杨光富,王燕,周雪平. 2020
[19]中国小麦品质育种进展与问题. 林作楫,雷振生,杨攀,王美芳. 2007
[20]吉林省水稻理想株形育种理论探讨与实践. 严永峰,张俊国,孙强,宋广树,陈莫军,张三元,杨春刚.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膜分离对福建产不同茶类提取物化学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作者:林清霞;王丽丽;宋振硕;蔡淑娴;刘仲华;陈林
关键词:茶叶;水提物;膜分离;生化成分;抗氧化
-
植物SWEET家族糖转运蛋白及其上游调控因子
作者:王洁;吴叶蝶;杨亚军;王新超;王璐
关键词:糖转运蛋白;转录因子;上游调控机制;SWEET基因
-
菊苣酸对磷酰胺氮芥诱导巨噬细胞免疫抑制的调节作用
作者:冯晨婧;白莉霞;杨亚军;刘希望;李世宏;秦哲;葛闻博;许笑;李剑勇;李存
关键词:菊苣酸;磷酰胺氮芥;巨噬细胞;免疫抑制;免疫增强
-
适宜机采优质绿茶新品种中茶503选育报告
作者:章志芳;曾建明;杨亚军;王新超;王璐;郝心愿;李小恋
关键词:中茶503;新品种;机采
-
2023年茶树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作者:李娜娜;王璐;郝心愿;丁长庆;黄建燕;叶萌;曾建明;杨亚军;王新超
关键词:茶树;遗传育种;品种
-
亚致死浓度阿维菌素和毒死蜱对经历寄主转换的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作者:郭嘉雯;成义沙;杨亚军;孙天奕;钱佳宁;鲁艳辉;徐红星;吴俨;吕仲贤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寄主转换;阿维菌素;毒死蜱;生长发育;繁殖
-
微生物菌剂在不同饲料原料青贮过程中的应用
作者:郝若晨;文洋;徐进鹏;杨亚军;蒲万霞
关键词:微生物添加剂;青贮饲料;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