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表达胸腺肽和鸡干扰素融合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对鸡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增琪

作者: 刘增琪;王贺;胡洪娇;崔子扬;邱宇;张素华;崔红玉;王云峰;何高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胸腺肽;鸡干扰素;重组乳酸乳球菌;16S rDNA;肠道菌群

期刊名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ISSN: 1008-0589

年卷期: 2023 年 010 期

页码: 1045-10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构建表达胸腺肽和鸡γ干扰素融合蛋白(Tα1-cIFN-γ)的重组乳酸乳球菌并检测其作为口服免疫增强剂对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增殖活性及鸡肠道菌群的影响,本研究将鸡胸腺肽(Tα1)和鸡干扰素(cIFN-γ)的编码基因序列(去除干扰素信号肽编码基因序列),并按照宿主菌乳酸乳球菌NZ3900株的基因组优化密码子后,以经G4S-linker连接的Tα1-cIFN-γ基因为模板,采用PCR扩增携带表达载体p NZ8149同源臂及HA标签的目的基因序列(Tα1-cIFN-γ-HA);通过PCR扩增携带Tα1-cIFN-γ-HA基因序列同源臂的全长p NZ8149载体序列,利用同源重组的方式将这两段基因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 NZ8149-Tα1-cIFN-γ-HA,并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电转化乳酸乳球菌NZ3900感受态细胞中,构建重组乳酸乳球菌p NZ8149-Tα1-cIFN-γ-HA/NZ3900 (r L.lactis-Tα1-cIFN-γ)并经PCR和测序鉴定;将重组乳酸乳球菌r L.lactis-Tα1-cIFN-γ经乳酸链球菌素(Nisin)诱导6 h~7 h,离心超声破碎后取上清采用western blot鉴定Tα1-cIFN-γ的表达。结果显示,r L.lactis-Tα1-cIFN-γ经PCR扩增到3 185 bp的目的基因片段,测序结果显示目的片段完全正确;且在约25 ku处出现特异性条带,与目的蛋白Tα1-cIFN-γ大小相符,利用BCA蛋白测定试剂盒构建标准曲线,对Tα1-cIFN-γ绝对定量显示其含量为31μg/m L。以重组乳酸乳球菌裂解液(含重组蛋白40μg/m L,重组菌2×10~9 cfu/mL)经口服免疫21日龄SPF鸡,并于28日龄加强免疫一次,于首免后2周、4周、7周采血分离PBMC,并分别采用Con A+Ionomycin、Con A+PMA及LPS刺激后,采用CCK-8法检测鸡PBMC的增殖活性。结果显示,经刺激后的各实验组鸡于首免后2周、4周、7周PBMC的增殖活性均极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口服PBS的鸡)(P<0.001、P<0.0001、P<0.0001);7周后剖杀各组鸡取其盲肠粪便样品经PCR扩增16S rDNA基因的保守区V3~V4基因序列,采用高通量测序并采用SIMCA软件、MOTHUR程序、AMDIS软件等对测序结果进行beta多样性、alpha多样性、菌群结构组成以及菌种重要性的LEf Se分析。beta及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鸡盲肠粪便样品测序结果分散于不同象限;且两组间样品的alpha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表明实验组鸡具有更大的菌种丰度。菌群结构和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口服r L.lactis-Tα1-cIFN-γ显著改变了鸡盲肠肠道菌群门水平和属水平的结构和组成,其中厚壁菌门的乳酸杆菌属、普拉梭菌属和黏液真杆菌属等有益菌群显著增加;而拟杆菌门中的瘤胃菌属、另枝菌属等机会致病菌属显著减少。菌种重要性的LEf Se分析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口服r L.lactis-Tα1-cIFN-γ对SPF鸡肠道菌群的组成有显著影响,来自杆菌纲、乳杆菌目、乳杆菌科、乳杆菌属和厚壁菌门等有益菌成为肠道菌群内的重要菌种。上述结果首次表明,口服r L.lactis-Tα1-cIFN-γ不仅显著提高鸡PBMC的增殖活性等细胞免疫反应,而且还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和组成,提高有益菌属的丰度,降低机会致病菌的丰度。本研究为天然绿色新型口服免疫增强剂和免疫佐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859.797

  • 相关文献

[1]表达胸腺肽和干扰素融合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作为鸡新城疫病毒活疫苗免疫佐剂的初步研究. 胡洪娇,王贺,刘增琪,崔子扬,胡馨匀,崔红玉,王云峰,何高明. 2024

[2]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限制基础饲粮补饲水培大麦苗对籽鹅肠道菌群的影响. 董佳强,马志刚,霍明东,王志强,黄宇翔,邹跃,郭文凯,吕明哲,张红,杨昊天,杨坤,魏念冬,周景明,韩永胜,江波涛,陈志峰. 2024

[3]不同饲料饲育的家蚕幼虫肠道细菌的多样性分析. 郝长富,李刚,孙熙,唐健,钱荷英,赵国栋,邓祥元,徐安英. 2019

[4]冬季刺参养殖环境与肠道内细菌菌群的研究. 李彬,荣小军,廖梅杰,陈贵平,张正. 2010

[5]胸腺肽基因对樱桃番茄的遗传转化. 张丽华,程智慧,陈杭,钟辉,李霞. 2004

[6]人乳铁蛋白及胸腺肽融合基因在生菜中表达的研究. 孟志刚,张锐,刘东军,闫喜中,耿清山,郭三堆. 2005

[7]表达副鸡禽杆菌外膜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梅晨,李淑芳,孙爱华,龚玉梅,王宏俊. 2018

[8]表达鸡IL-12重组乳酸乳球菌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活性检测. 刘琳琳,宋雨心,王文骞,潘青,祁小乐,高玉龙,刘长军,张艳萍,李凯,高立,王永强,王笑梅,崔红玉. 2017

[9]正交试验法在优化重组乳酸乳球菌诱导表达中的应用研究. 张园,王文骞,宋雨心,王婷婷,刘琳琳,崔红玉,何高明. 2019

[10]一株广温性大菱鲆肠道益生菌的筛选与鉴定. 樊瑞锋,王印庚,梁友,高淳仁,张正,李彬,翟介明,曲江波. 2011

[11]青岛陆源排污口邻近海域异养细菌的组成与分布. 刘霜,李永霞,刘旭东,崔正国,王亚楠,孙蓓蓓,宋帅. 2014

[12]一株凡纳滨对虾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力分析. 张宝存,刘飞,边慧慧,刘杰,潘鲁青,黄倢. 2012

[13]东居延海表层水中可培养细菌系统发育与种群多样性研究. 陈晨,王小兵,赵吉睿,王瑞刚,刘惠荣,孟建宇. 2014

[14]两株高丁醇耐受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丁醇耐受特性的研究. 裴建新,庞浩,黄日波. 2009

[15]小麦纹枯病菌拮抗链霉菌SCY505的筛选与鉴定. 陈建光,杨丽荣,薛保国,文才艺. 2010

[16]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的分子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 周求根,兰波,徐沛东,李湘民,杨迎青. 2014

[17]0℃冷藏下三文鱼片菌相变化规律及特定腐败菌的分离鉴定. 李婷婷,丁婷,邹朝阳,周凯,仪淑敏. 2015

[18]降酚菌株BM1的分离及降解性能研究. 程国军,马成杰,吴天勇,刘芬,曾小军. 2008

[19]发酵面团中抗单增李斯特氏菌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李东霞,王雁萍,李宗伟,袁世超,杨慧晓. 2014

[20]诱导大豆抗逆细菌的筛选及分子鉴定. 黄姗姗,段玉玺,陈立杰,王媛媛,沈红秋,万传浩,陈井生,崔少斌.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