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释放的挥发性互利素是一种间接抗虫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宗懋

作者: 陈宗懋;许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互利素;茶尺蠖;绒茧蜂;引诱作用;新梢;挥发性化合物;机械损伤;杂环化合物;萜烯醇;洁净空气

期刊名称: 海峡两岸茶叶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ISSN:

年卷期: 2000 年

页码: 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对茶树—茶尺蠖—绒茧蜂三重营养关系中的植源性挥发性互利素进行分析研究,并且研究了茶尺蠖天敌绒茧蜂(Apantelessp.)对茶树不同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茶树的挥发物主要由脂肪醇、醛、酯类化合物、萜烯醇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等组成,主要以n-pentanol、Z-2-penten-l-ol、E-2-pentenal、1-penten-3-ol、Z-3-hexen-1-ol、n-hexanal和linalool为主。完整新梢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和茶尺蠖危害后新梢挥发性化合物在组分上有质的差异,生物测定结果表明,雌绒茧蜂对完整新梢和机械损伤新梢的气味与洁净空气选择作用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显著性;而...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我国茶园昆虫信息素应用研究进展. 韩宝瑜. 2007

[2]茶园绒茧蜂数量和空间动态及其与茶尺蠖的相关性. 韩宝瑜,周孝贵,周鹏,崔林. 2006

[3]不同管理方式的茶园生境中茶尺蠖及其天敌密度的差异. 韩宝瑜,周鹏,崔林,周孝贵,夏艳. 2007

[4]不同管理方式的茶园生境中茶尺蠖及其天敌数量的差异. 韩宝瑜,房国宾,周鹏,崔林,夏艳. 2006

[5]茶树-害虫-天敌间的化学信息联系. 陈宗懋,许宁,韩宝瑜,赵冬香. 2003

[6]茶树CsWRKY3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戈林刚,叶保华,辛肇军,孙晓玲. 2018

[7]应用zNose~(TM)分析被害茶树的挥发物. 蔡晓明,孙晓玲,董文霞,王国昌,陈宗懋. 2009

[8]茶尺蠖幼虫口腔分泌物抑制机械损伤诱导的茶树多酚氧化酶活性. 杨子威,段晓娜,金珊,孙晓玲. 2013

[9]草地贪夜蛾覆毛卵块与绒茧蜂茧块的识别特征. 张智,张云慧,姜玉英,刘杰,林培炯,陈智勇,唐广耀. 2019

[10]茶树害虫防治的新途径——化学生态防治. 陈宗懋. 2005

[11]龟纹瓢虫对茶树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亓黎,江丽蓉,秦华光,韩宝瑜,王荣富. 2008

[12]茶尺蠖绒茧蜂对茶梢挥发物的EAG和行为反应. 黄毅,韩宝瑜,唐茜,徐欢,汪云刚. 2009

[13]茶梢和茶花主要挥发物对门氏食蚜蝇和大草蛉引诱效应. 韩宝瑜,周成松. 2004

[14]不同配方诱剂对桔小实蝇的引诱作用. 李月红,张小亚,孟幼青. 2012

[15]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对3种寄主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趋性反应. 马艳华,李雪,曹雅忠,尹姣,张帅,李克斌. 2018

[16]寄主植物花器挥发性物质分析及其对绿盲蝽成虫的引诱作用. 李耀发,高占林,康云凤,党志红,潘小花,王亚欣,潘文亮. 2014

[17]肠道细菌产酸克雷伯氏菌及其挥发性物质对斑翅果蝇成虫的引诱效果. 郭亚芸,覃冬云,史红梅,吴新颖,于毅,李廷刚,高欢欢. 2021

[18]几种植物粗提物对橘小实蝇的引诱作用. 王沫,潘建平,田世尧. 2008

[19]几种诱剂对杧果园桔小实蝇的引诱作用测定. 刘奎,钟义海,卢辉,韩冬银,邱海燕. 2010

[20]两种寄主植物对淡足侧沟茧蜂的引诱作用及挥发物成分分析. 张彤瑶,蒋杰贤,张浩,王金彦,尤春梅,陈义娟,季香云.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