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来源有机肥释放的溶解有机质粒径分布与光谱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财生

作者: 李财生;吴月颖;陈丽铭;吴治澎;侯正伟;黄成;吉恒宽;符传良;吴蔚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有机肥;粒径;溶解有机质;光谱特征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2 年 006 期

页码: 961-9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有机肥释放的溶解有机质(DOM)的粒径分布与光谱特征,为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DOM后续环境行为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选择海藻、羊粪、虾肽以及小麦秸秆生物炭4种有机肥,提取有机肥中的DOM (<0.7μm)。利用超滤分级技术对提取的DOM进一步区分为<1 kDa、1~100 kDa、100 kDa~0.2μm和0.2~0.7μm 4个粒级,使用总有机碳(TOC)分析仪测定各粒径DOM的含量并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三维荧光光谱(3D-EEM)进行光谱表征。【结果】从全量(粒径<0.7μm)溶解有机碳(DOC)来看,小麦秸秆生物炭(308 mg/kg)<虾肽(1060 mg/kg)<海藻(1266 mg/kg)<羊粪(2989 mg/kg)。供试有机肥中不同粒径的DOC所占比例和含量差异明显,均以最小粒径(<1kDa)所占比例最高,除海藻为47%外,其余有机肥处理皆达到50%及以上。4种不同来源有机肥DOM的紫外和荧光特征值表明,4种有机肥的荧光指数(FI)和自生源指数(BIX)随着DOM粒径的减小而增大,而SUVA254、SUVA260和腐殖化指数(HIX)随着DOM粒径的减小而减小。虾肽DOM各粒径的类蛋白组分含量高且主要为内源DOM,自生来源有机质丰富,生物可利用性高;羊粪DOM各粒径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而小麦秸秆生物炭的DOM大粒径(>100 kDa)组分的FI<1.4,表明其大粒径DOM主要为外源性的,自身生产和微生物活动贡献相对较低。此外,尽管海藻、羊粪和虾肽各粒径的DOM的HIX值随着粒径的减小而逐渐减小,除虾肽DOM的<1 kDa组分外,其腐殖化程度依旧较高(HIX>10),而小麦秸秆生物炭小粒径DOM的HIX<4,表明小麦秸秆生物炭的小粒径DOM疏水组分含量高,腐殖化程度相对较低。荧光组分和红外光谱表明了4种不同来源有机肥DOM以类腐殖质物质为主,且含有大量氨基酸N—H键、O—H键和C—O键等官能团。【结论】依据有机肥释放的DOM的粒径分布和光谱特征,海藻、羊粪、虾肽有机肥中的DOM主要以小粒径为主,其腐殖化程度高,蛋白组分含量较低。小麦秸秆生物炭DOM的生物稳定性要高于其他有机肥,生物可利用性较低,因此,施加过量的生物炭不利于微生物对土壤DOM的降解利用;而虾肽来源有机肥的DOM类蛋白组分贡献最大,生物可利用性高,施用虾肽有机肥可能有利于微生物对土壤DOM的降解利用。

分类号: S153.621

  • 相关文献

[1]一种基于反射光谱的烤烟鲜烟叶成熟度测定方法. 李佛琳,赵春江,王纪华,刘良云. 2008

[2]枸杞4大病虫害的遥感近地高光谱特征. 马菁,张学俭. 2016

[3]积雪混合像元光谱特征观测及解混方法比较. 郝晓华,王杰,王建,黄晓东,李弘毅,刘艳. 2012

[4]基于水体指数的密云水库面积提取及变化监测. 曹荣龙,李存军,刘良云,王纪华,阎广建. 2008

[5]持续受涝对冬小麦高光谱特征参数的影响分析. 段丁丁,熊勤学,刘莉,何英彬. 2018

[6]AVIRIS高光谱数据空-谱特征在植被分类中的对比分析. 付元元,杨贵军,段丹丹,张永涛,顾晓鹤,杨小冬,徐新刚,李振海. 2020

[7]结合冠层光谱和叶片生理观测的小麦条锈病监测模型研究. 艾效夷,宋伟东,张竞成,王保通,杨贵军,黄文江. 2016

[8]不同高光谱特征参数区分马铃薯品种的优劣势分析. 段丁丁,何英彬,罗善军,王卓卓. 2018

[9]面向番茄植株相近色目标识别的多波段图像融合方法. 冯青春,陈建,成伟,王秀. 2020

[10]不同成熟度烤烟鲜叶的高光谱响应及其判别分析. 李佛琳,赵春江,王纪华,刘良云. 2008

[11]结合航空影像纹理和光谱特征的单木冠幅提取. 张凝,冯跃文,张晓丽,樊江川. 2015

[12]不同株型夏玉米群体冠层反射光谱特征及其应用研究. 谭昌伟,王纪华,黄文江,刘良云,赵春江,郭新宇. 2004

[13]基于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特征参数的苹果叶片氮含量预测. 杨福芹,冯海宽,李振海,杨贵军,戴华阳. 2017

[14]基于时序Sentinel-2影像的梨树县作物种植结构. 刘俊伟,陈鹏飞,张东彦,赵红伟. 2020

[15]海南北部滨海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土壤DOM粒径分布与光谱特性. 吴月颖,吉恒宽,吴蔚东,吴治澎,解钰,符佩娇. 2020

[16]不同施肥处理两夏玉米品种穗位叶光谱特征比较. 牛鲁燕,孙家波,郑纪业,张晓艳. 2017

[17]不同光谱条件对越冬型拱棚韭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曲继松,程瑞锋,王娜,张丽娟,朱倩楠,杨其长. 2020

[18]夏玉米倒伏模拟试验及遥感监测. 王猛,隋学艳,梁守真,王勇,姚慧敏,侯学会. 2017

[19]佛手瓜叶片光谱特征与SPAD值估算模型研究. 舒田,黎瑞君,陈智虎,孙长青,刘春艳,许元红. 2023

[20]细胞壁内酚酸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胡文冉,谢丽霞,刘娜,刘红娟,范玲.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