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染色体易位系端体测定的细胞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钟少斌

作者: 钟少斌;徐杰;祝洁;姚景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普通小麦;易位;双端二体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1991 年 24 卷 03 期

页码: 14-17+9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在对普通小麦选系84001/1-33的根尖细胞染色体进行C-分带时,发现其5B、7B染色体发生了相互易位。为了验证这一结果,本研究利用中国春双端二体5B和7B(简称DDT5B和DD77B)分别与84001/1-33进行了杂交,并观察了杂种F;植株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配对构型。结果表明,两个杂交组合的杂种均出现端着丝粒染色体参与配对的多价体,说明5B、7B染色体参与了易位染色体的形成,由此证明了分带分析所得的结论是正确的。本文还讨论了分带技术与传统的非整倍体方法结合应用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鉴定的优越性。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1B/1R易位系——“84059-4-2”的细胞学鉴定. 钟少斌,姚景侠. 1991

[2]利用组织培养和辐射诱变创造高频率小麦与簇毛麦染色体易位. 李洪杰,郭北海,张艳敏,李义文,杜立群,李银心,贾旭,朱至清. 2000

[3]小麦-鹅观草易位系T7A/1Rk#1的选育与鉴定. 别同德,冯祎高,徐川梅,陈佩度. 2009

[4]用AFLP标记鉴定带有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小麦易位系. 白建荣,刘润堂,郭秀荣,侯变英,PeterLangridge. 2000

[5]一个新的抗黄矮病易位系的选育与鉴定. 林志珊,崔志富,辛志勇,杜丽璞. 2005

[6]小麦-簇毛麦单体异附加材料外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行为的研究. 李瑞芬,梁宏霞,赵茂林. 2002

[7]小麦-黑麦代换系鉴定及其杂交诱导易位分析. 张利国,张效霏,张树权. 2021

[8]棉花GISH-NOR的初步探讨. 刘三宏,王坤波,宋国立,王春英,刘方,黎绍惠,张香娣,王玉红. 2005

[9]用易位系定位豌豆无蜡粉突变基因w—2. 刘富中,GostimskiiS A. 1999

[10]组织培养创造抗白粉病小麦-簇毛麦染色体易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李洪杰,李义文,张艳敏,李辉,郭北海,王子宁,温之雨,刘志勇,朱至清,贾旭. 2000

[11]组织培养诱导普通小麦——簇毛麦抗白粉病易位系研究. 李辉,陈孝,辛志勇,徐惠君,马有志. 2005

[12]不同饲粮条件下奶牛胃肠道中内毒素浓度与炎症反应相关关系研究进展. 唐志文,孙福昱,杨亮,熊本海,蒋林树. 2018

[13]川辐系列小麦品种品系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研究. 宣朴,瞿世洪,尹春蓉,郭元林. 1996

[14]小麦Bx7亚基过量表达基因(Bx7~(OE))分子检测及对小麦品质影响(英文). 时晓伟,梁丹,王建贺,王从磊,袁园园,王继忠,冯刚. 2011

[15]一个普通小麦Trx超家族新基因TaNRX的克隆与抗旱相关标记开发. 张帆,蒋雷,鞠丽萍,金秀锋,王轩,张晓科,王宏礼,付晓洁. 2014

[16]辐射诱导荆州黑麦染色体1R结构变异的研究. 王从磊,庄丽芳,亓增军. 2012

[17]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组及其优良基因向普通小麦的转移. 王黎明,林小虎,赵逢涛,王洪刚. 2005

[18]普通小麦多子房基因单体分析的染色体定位及双端体分析的染色体臂定位. 沈光华,童一中,沈革志. 1992

[19]普通小麦穗分枝性遗传分析与育种初探. 孙智开,王石惠. 1994

[20]普通小麦抗白粉病性遗传研究. 孙智开,王石惠.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