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与DT40 sIgM λ轻链的相互作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罗俊

作者: 罗俊;滕蔓;邓瑞广;杨继飞;赵东;柴书军;叶世同;孙玉梅;张改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DT40细胞;sIgM;λ轻链;分子致病机制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09 年 38 卷 09 期

页码: 177-180+1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讨sIgM λ轻链在IBDV感染法氏囊B淋巴靶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对DT40细胞sIgM λ轻链与IBDV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利用蛋白表达、VOPBA试验、病毒结合与结合抑制试验检测了sIgM λ轻链及DT40细胞结合IBDV的能力。结果表明:sIgM λ轻链在体外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多种不同毒株的IBDV,这种结合与病毒毒力无关;病毒结合与结合抑制试验结果表明,超过半数的DT40细胞可以结合IBDV,这种结合能够被sIgM λ轻链特异性单抗有效阻断。研究结果表明,sIgM λ轻链是DT40细胞膜表面上IBDV的重要结合位点之一,这为进一步利用DT40细胞研究IBDV感染B淋巴靶细胞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分类号: S852.65

  • 相关文献

[1]DT40细胞sIgMλ轻链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原核表达. 罗俊,樊剑鸣,滕蔓,王方雨,王丽,叶世同,孙玉梅,张改平. 2009

[2]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分子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一宁,梁艳,黄倢,董双林. 2010

[3]鸡SIgM λ轻链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鉴定. 赵绪永,张改平,朱礼倩,李清州. 2008

[4]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在DT40细胞中的增殖规律. 罗俊,滕蔓,樊剑鸣,邢广旭,李乔木,杨艳艳,张改平. 2009

[5]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细胞受体研究进展. 李乔木,李娅丽,赵绪永,朱礼倩,田小辉,刘运超,王爱萍. 2009

[6]MTT比色法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离中的应用. 崔言顺,马秀丽,张秀美,黄兵. 2003

[7]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株VP2基因在重组腺病毒中的表达. 潘群兴,王永山,何孔旺,欧阳伟,王晓丽,王忠灿,唐雨德. 2010

[8]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株的分子鉴定. 詹丽娥,陆冰洋,刘华栋,王彩先,唐娟,詹海杰,李芹,王建忠,丁壮. 2013

[9]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王晓丽,钱晶,马孙婷,王晶宇,夏兴霞,诸玉梅,郑素雅,王永山,欧阳伟. 2020

[10]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江苏分离株的鉴定及其致病特征分析. 揭鸿英,朱亚露,毕志香,赵阳,何家惠,侯继波,于漾. 2017

[11]不同方法对鸡胚和法氏囊中囊病病毒抗原含量的检测比较. 王川庆,梁宏德,郭军庆,乔宏兴,王彦斌,左新桐,熊书海,卢俊峰,刘红英,金铖. 2001

[12]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结构蛋白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王晓丽,王永山,欧阳伟,夏兴霞,潘群兴,毕振威,诸玉梅. 2018

[13]IBDV和NDV共感染对DF-1细胞的协同致病作用. 钱晶,欧阳伟,王晶宇,王晓丽,夏兴霞,诸玉梅,王永山. 2019

[14]IBDV VP3结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鉴定. 张改平,席俊,王选年,乔宏兴,张华,王丽,郭军庆. 2005

[15]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非结构蛋白VP5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张宁,高宏雷,高玉龙,李俊山,冉多良,王笑梅. 2006

[16]我国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新型变异株分析研究. 范林进,王雨龙,吴甜甜,李凯,姜楠,高玉龙,高立,刘长军,崔红玉,潘青,张艳萍,刘玉凤,孙先本,刘俊启,王笑梅,祁小乐. 2019

[17]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P5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及互作宿主细胞蛋白的筛选. 王念,张礼洲,陈玉明,卢珍,高立,高玉龙,王永强,高宏雷,刘长军,崔红玉,李凯,王笑梅,祁小乐. 2015

[18]应用RT/PCR-SSCP法分析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变异性. 王永山,周宗安,高健,刁振宇,邓小昭,罗函禄. 2001

[19]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3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其ELISA抗原反应性的分析. 刘华洁,杜希宁,梅永杰,王晓丽,欧阳伟,毕振威,潘群兴,姚火春,王永山. 2015

[20]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3基因的克隆和鉴定. 陈忠斌,徐宜为,于康震,王艳华,袁世山,王秀丽,卢景良.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