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综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姚维成
作者: 姚维成;孔强;殷树华;陈琛;温明星;郭瑞;刘家俊;邓垚;申雪懿;李东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产量;赤霉病;主成分分析
期刊名称: 大麦与谷类科学
ISSN: 1673-6486
年卷期: 2023 年 40 卷 003 期
页码: 11-16
摘要: 为选择适宜长江中下游淮南地区栽培环境的高产、抗赤霉病小麦品种,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8个品种为材料,分析参试品种的产量水平、产量构成因素、赤霉病抗性、灌浆速率,利用主成分分析对8个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在产量、生育期、灌浆速率和赤霉病抗性方面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镇麦12、扬麦33产量优势明显,产量在8 000 kg/hm2以上,其中镇麦12灌浆速率高于其他品种,千粒质量最高;镇麦21和扬麦33表现出较强的赤霉病抗性.主成分分析将各性状提取为3个主成分因子,分别为籽粒因子、群体结构因子、成穗率因子,其累计贡献率达89.77%.根据综合评价得分高低,将品种排序为镇麦12>扬麦33>镇麦21>镇麦15>镇麦18>扬麦23>镇麦168>农麦88.因此,扬麦33、镇麦12、镇麦21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生长优势,可以作为当地小麦生产的主推品种和小麦育种亲本选配的骨干材料.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安徽沿淮麦区赤霉病防治对22个小麦品种产量和产值影响. 何贤芳,赵莉,刘泽,汪建来,吴子峰. 2020
[2]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及赤霉病发生的影响.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张四华. 2013
[3]基于导数光谱与主成分分析的小麦籽粒赤霉病识别. 琚书存,汪志存,林芬芳,谷春艳,潘正高,张东彦. 2020
[4]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 2000
[5]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扩展性的遗传研究. 王雅平,王进先,刘伊强. 1992
[6]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和新抗源筛选. 黄昌,牟建梅,刘敬阳,李斌麒,陈凤生,孟静. 2000
[7]30%多·酮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及白粉病田间试验. 姬勇,陈太虎,付佑胜. 2008
[8]小麦抗赤霉病研究进展. 温明星,陈爱大,杨红福,曲朝喜. 2012
[9]小麦赤霉病抗性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杨崇力,赵玲瑛. 1995
[10]宁海县小麦主栽因子对赤霉病为害的影响. 尤爱琴,童相兵,张昌杰,吴健国,柴荣耀,张震. 2011
[11]小麦-长穗偃麦草7E抗赤霉病易位系培育. 张璐璐,陈士强,李海凤,刘慧萍,戴毅,高勇,陈建民. 2016
[12]江苏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协同防控技术. 陈香华,蒋守华,熊战之,李茹,付佑胜,周长勇,汪立新,段亚冰,周明国,赵桂东. 2017
[13]影响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成效的限制因素. 张勇,程顺和,张伯桥. 2005
[14]小麦赤霉病抗源H35的遗传模式分析. 张勇,张伯桥,高德荣,程顺和. 2005
[15]食品加工对小麦制品中DON含量的影响. 李娜,段晓亮,唐朝晖,沈晗,孙辉. 2014
[16]小麦抗赤霉病性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杨崇力,赵玲瑛. 1995
[17]中国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及抗性遗传改良. 程顺和,张勇,别同德,高德荣,张伯桥. 2012
[18]赤霉病麦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消解方法研究进展. 关二旗,崔莉,卞科,李萌萌,崔贵金. 2012
[19]小麦赤霉病抗源N553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张勇,张伯桥,高德荣,程顺和. 2005
[20]四川省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抗性鉴定及抗原筛选. 刘正德,姚革,蒋滨,夏先全,田承权,黄光明.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珍珠龙胆石斑鱼低温暂养及模拟运输研究
作者:王田;黄卉;岑剑伟;魏涯;郝淑贤;吴燕燕;何静怡;陈琛
关键词:珍珠龙胆石斑鱼;低温模拟运输;响应面法;血清生化;肝脏抗氧化;肝脏组织结构
-
郑麦1860品质特性及面条加工适用性分析
作者:昝香存;常莹莹;赵志宏;董海滨;陈弯;郭瑞;胡琳;齐学礼
关键词:面条;感官评价;适用性;品质稳定性
-
桃镁离子转运蛋白MGT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作者:周平;颜少宾;郭瑞;金光
关键词:桃;镁;镁离子转运蛋白;基因表达;功能分化
-
强光胁迫对转玉米C4型ZmPEPC+ZmPPDK基因小麦光合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方宇辉;齐学礼;李艳;张煜;彭超军;华夏;陈艳艳;郭瑞;胡琳;许为钢
关键词:小麦;玉米C_(4)光合基因;强光胁迫;光合;生理特性
-
假禾谷镰孢毒素化学型快速鉴定及在分析黄淮麦区分离物中的应用
作者:邓渊钰;刘振国;陈琛;孙海燕;曹淑琳;李伟;陈怀谷
关键词:小麦茎基腐病;假禾谷镰孢;毒素化学型;特异性引物;3-ADON;15-ADON;NIV
-
基于多组学联用的活鱼暂养及运输应激研究进展
作者:岑剑伟;陈琛;姚世鹏;黄卉;郝淑贤;魏涯;杨少玲;何静怡;王田
关键词:鱼类保活运输;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多组学联用
-
基于不同玉米生态区主推品种探讨宜粒收关键种质构建方向
作者:付修义;张华生;赵久然;陈传永;陈琛;吴珊珊;张雪原;张春原;王元东
关键词:玉米;宜机械粒收;种质;新品种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