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糯)稻穴播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康

作者: 李康;甘泉;宋丰顺;林翠香;王晨;吴先美;赵学宇;朱涵伟;董效灵;石英尧;倪大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穴播;移栽;抗倒性;产量;品质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23 年 38 卷 0z1 期

页码: 86-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在穴播和移栽2 种栽培方式下,对安徽省近年来主栽的 8 个粳(糯)稻品种的农艺性状、倒伏性、品质以及产量主要构成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明晰在穴播等轻简化种植条件下的产量主要限制因子,为筛选和培育适宜轻简化种植的水稻新品种提供参考.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设穴播和移栽2 种栽培方式,分别调查田间出苗率;测定各品种倒伏指数;成熟期各取5 株,考察每份材料株高、单株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产量;收获稻谷样品后按部标测定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及碱消值.品种在实验室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发芽率,但穴播条件下出苗率明显降低,其中皖垦糯1 号、当粳8 号和嘉花1 号田间出苗率较高;各品种在穴播条件下的倒伏指数均比移栽条件下小,其中嘉花1 号、绿香粳28 在穴播条件下抗倒伏能力最强;穴播方式下结实率和千粒质量高于移栽方式,而单株产量、穗实粒数、单株有效穗数及穗长低于移栽方式;穴播方式下单株产量与每穗实粒数呈显著正相关,移栽方式下单株产量与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穴直播方式下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低于移栽方式,胶稠度及碱消值高于移栽方式.穴播出苗率显著低于实验室发芽率;水稻穴播方式下相较传统育苗移栽方式,抗倒伏能力有所增强,但多数品种在2 种方式下的抗倒伏能力无显著差异;水稻穴直播方式下单株产量低于移栽方式,最主要限制因素是穗实粒数及单株有效穗数;直播稻在直链淀粉、胶稠度及碱消值这三大理化指标上都要优于移栽稻,能取得更好的口感.

分类号: S511.01

  • 相关文献

[1]立丰灵对粳稻抗倒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马国辉,金正勋,万宜珍. 2010

[2]劲丰在新沂市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顾大路,巩普亚,韩从道,马二东. 2010

[3]劲丰谷德与多效唑对水稻抗倒及产量的影响. 杨文飞,许美刚,贾艳艳,杜小凤,顾大路,王伟中. 2016

[4]蛋氨酸对杂交水稻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何冲霄,姚立生,孙明法,顾来顺,严国红,唐红生,王爱民,朱国永,任仲玲. 2000

[5]施有机肥对水稻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英文). 邓文,青先国,杨玉. 2010

[6]水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物理性状的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 关玉萍,沈枫. 2004

[7]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在雷州市的示范应用效果. 吴华荣,丁万春,蔡腾友,黄农荣,钟旭华. 2008

[8]钵苗移载对单季晚稻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姚月明,沈明星. 2000

[9]直播栽培对双季早稻生育期、抗倒伏能力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张晓丽,陶伟,高国庆,陈雷,郭辉,张华,唐茂艳,梁天锋. 2023

[10]直播栽培对双季早稻生育期抗倒伏能力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张晓丽,陶伟,高国庆,陈雷,郭辉,张华,唐茂艳,梁天锋. 2023

[11]覆膜穴播条件下降水年型和群体密度对张杂谷5号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影响. 黄学芳,黄明镜,刘化涛,赵聪,王娟玲. 2018

[12]不同穴播模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杨金钰,孙九胜,乔小燕,王西和,槐国龙,崔磊. 2022

[13]不同穴播方式对滴灌冬小麦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 李怀胜,艾洪玉,聂迎彬,孟玲,王贺亚,王斌,徐向阳. 2024

[14]全膜覆土穴播平作对冬小麦不同器官含水率动态变化效应. 何春雨,杜久元,白斌,申三宝,张礼军,柴强,黃高宝. 2014

[15]郑单958的穴播效应研究. 杜桂娟,曹敏建,马凤江,刘可杰,杨姝. 2009

[16]全膜免耕栽培技术对冬小麦产量效应的研究. 何春雨,周祥椿,张礼军,杜久元,周洁,鲁清林,白斌,周刚. 2010

[17]穴播与条播对夏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杨延兵,高凤菊,秦岭,曹鹏鹏,管延安,王海莲,张华文. 2011

[18]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养分积累规律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许婷,张平良,郭天文,谭雪莲. 2011

[19]全膜覆土免耕穴播栽培技术对冬小麦产量效应的研究. 何春雨,周祥椿,杜久元,鲁清林,张礼军,周洁,白斌,周刚. 2010

[20]晚粳新品种M114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吴敬德,吴跃进,童继平,郑乐娅.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