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牧草种子生产分析及对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馨馨

作者: 赵馨馨;杨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牧草种子;草种生产;种植分布;中国

期刊名称: 农业展望

ISSN: 1673-3908

年卷期: 2020 年 003 期

页码: 56-61

摘要: 草种是草业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畜牧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牧草种子生产数据,围绕中国牧草种子生产现状及特点开展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中国主要草种的种植以及分布情况开展了深入探讨,指出了中国草种存在的认证机制不完善、单产水平低、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国内认可程度低等问题.最后,围绕未来中国草种的持续发展提出了加大草种繁育基地建设、重视良种研发和科技投入、完善牧草种子认证机制以及推进牧草种子专业化生产等方面的建议.

分类号: S54

  • 相关文献

[1]广东省梨的品种资源、生产状况与发展对策. 林志雄,曾杨,潘建平,邱继水,余坤. 2010

[2]甜加糯玉米研究进展及发展对策分析. 宋俏姮,孔亮亮,刘俊峰,张垚,王佳婧,高必军,崔阳. 2023

[3]科学种植牧草提高经济效益. 王敬华. 2002

[4]牧草种子收获后的田间管理措施. 陈玲玲,支树立,毛培胜,陈琪. 2014

[5]用活力指标评价几种牧草的种批质量和田间出苗率. 王彦荣,余玲,刘友良,沈益新. 2003

[6]牧草种子活力检测技术述评. 王彦荣,刘友良,沈益新. 2001

[7]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在牧草种子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陈玲玲,毛培胜,王明亚,汪辉,郑慧敏,陈泉竹,闫慧芳. 2015

[8]不同成熟度牧草种子的生活力测定. 华玉萍,朱忠艳. 1998

[9]牧草种子特性研究Ⅳ牧草种子生活力的研究. 宁布,包来晓,孙丽萍. 1992

[10]中国苜蓿国家审定品种的生产性能及持久性分析评价. 于林清,田青松,徐柱. 2003

[11]加快我国草业发展保障体系的构建. 王宗礼. 2004

[12]驼绒藜属牧草种子生理学特性的研究—营养成分、植物激素与种子活力相关性分析. 易津,王学敏,乌仁其木格,谷安琳. 2003

[13]我国苜蓿种植、加工机械的研究与发展. 徐万宝. 2001

[14]贮藏23年牧草种子对萌发特性及寿命的影响. 聂素梅,保平. 2007

[15]驼绒藜属牧草种子生理学特性的研究——营养成分、植物激素与种子活力相关性分析. 易津,王学敏,乌仁其木格,谷安琳. 2004

[16]优质牧草种子有效的贮藏技术. 丁敏,雷志钢. 2012

[17]西部大开发造就牧草种子大市场. 田青松,建原,孔庆伟. 2000

[18]牧草种子特性研究(Ⅰ)豆科牧草、饲料作物种子硬实. 宁布,包来晓,吴素琴. 1989

[19]关于发展我国牧草种子业的几点建议. 苏加楷. 1990

[20]牧草种子的综合标准体系. 武保国.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