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叶片形态、群体结构和产量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郎有忠

作者: 郎有忠;王美娥;吕川根;张祖建;朱庆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种植密度;叶片形态;群体结构;产量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2 年 28 卷 01 期

页码: 13-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分析水稻叶片形态、群体结构和产量对种植密度的响应,以中籼稻高产选系JW10、JW103、JW113和JW34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低密度(1 hm21.8×105穴)、中等密度(1 hm23.0×105穴)、高密度(1 hm24.2×105穴)]条件下水稻叶片形态、叶面积指数、叶面积垂直分布、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下,水稻叶片宽度及披垂度均发生了变化。中等密度处理下,齐穗期水稻上层叶面积比例高于低密度和高密度处理;中等密度处理下齐穗期水稻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居于低密度处理与高密度处理之间,但随齐穗后天数的增加,中等密度处理下水稻光合能力的优势逐渐增大。因此,在现有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下,维持1 hm23.0×105穴的种植密度是水稻取得高产的基础。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种植密度对水稻湿润覆膜栽培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孙日丹,孙海波,赵鑫,贾立辉,丁博,李善龙,李涛,曹铁华,郭盛楠,张磊,梁烜赫. 2024

[2]强筋小麦群体结构、光能利用及籽粒产量对种植密度与追氮模式的响应. 郭丹丹,刘哲文,常旭虹,王艳杰,杨玉双,王玉娇,王德梅,赵广才. 2024

[3]密植型玉米“中单909”高产群体结构特征. 刘荣,张卫建,齐华,宋振伟,贾倩. 2013

[4]氮素穗肥运筹对两个杂交中籼稻叶片形态、光合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杨志远,孙永健,徐徽,吕腾飞,代邹,郑家奎,蒋开锋,马均. 2017

[5]利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检测水稻叶片形态QTL. 赵春芳,赵凌,张亚东,朱镇,陈涛,赵庆勇,姚姝,于新,王才林. 2013

[6]株行距配置对苏打盐碱地水稻产量形成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刘晓亮,齐春艳,侯立刚,刘亮,马巍. 2019

[7]不同株行距配置对盐碱地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刘晓亮,齐春艳,侯立刚,刘亮,马巍. 2019

[8]插秧密度与苗数对不同分蘖类型寒地水稻群体构成的影响. 丁国华,杨光,白良明,孙世臣,姜树坤,王彤彤,夏天舒,陈书强,张凤鸣. 2015

[9]氮肥与移栽密度互作对低产田水稻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陈海飞,冯洋,蔡红梅,徐芳森,周卫,刘芳,庞再明,李登荣. 2014

[10]不同机插株距对徽两优5号群体结构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高尚,李胜群,陈刚,张毅,瞿明定,孙雪原. 2015

[11]种植密度与田间配置对玉米群体结构的影响. 王明泉. 2014

[12]不同种植密度对杂交大豆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彭宝,赵丽梅,张伟,张春宝,张伟龙,张井勇,闫昊. 2015

[13]宽幅播种条件下种植密度对小麦群体结构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孔令英,赵俊晔,于振文,石玉. 2020

[14]基于积温变化的水稻叶形态伸展过程可视化模拟. 孙爱珍,何火娇,杨红云,唐建军,罗威. 2012

[15]水稻叶片形态对冠层特性和光合有效辐射传输的影响. 吕川根,邹江石,胡凝,姚克敏. 2007

[16]利用日本晴/9311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水稻成熟期叶形相关性状 QTL. 王兰,黄李超,代丽萍,杨窑龙,徐杰,冷语佳,张光恒,胡江,朱丽,高振宇,董国军,郭龙彪,钱前,曾大力. 2014

[17]利用日本晴/9311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水稻成熟期叶形相关性状QTL. 王兰,黄李超,代丽萍,杨窑龙,徐杰,冷语佳,张光恒,胡江,朱丽,高振宇,董国军,郭龙彪,钱前,曾大力. 2014

[18]水稻叶片形态建成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徐静,王莉,钱前,张光恒. 2013

[19]氮肥和种植密度对通粳981产量影响的函数模型研究. 周根友,汪波,夏华. 2018

[20]密肥条件对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