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草原过渡地带粮食作物种植现状与发展对策建议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婷

作者: 王婷;李宁;张学鹏;孟维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种植制度调整;区域农业;玉米;荞麦;马铃薯;轮作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98-102

摘要: 为明确北方荒漠草原过渡地带县域内的农作物种植制度调整方向,本研究基于2012-2021年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各乡镇的农作物生产数据,分析了近十年该县所有农作物和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变化,以及各乡镇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状况.结果表明:定边县的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其中玉米、荞麦和马铃薯是三大主要粮食作物.进一步对各乡镇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状况分析,并结合定边县农业用水资源分布特征,建议增加北部滩区水资源比较丰富的白泥井镇、郝滩镇、堆子梁镇和石洞沟乡的玉米种植面积,压减南部山区玉米种植面积,改种荞麦等耐旱耐寒作物;重点压减荞麦单产水平较低的红柳沟镇、樊学镇和张崾先镇的荞麦种植面积;增加北部滩区堆子梁镇、盐场堡镇和石洞沟乡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优先在种植面积较大的白泥井镇、砖井镇、贺圈镇开展马铃薯和玉米、荞麦之间的轮作种植,同时减小贺圈镇和砖井镇的荞麦种植面积,为马铃薯轮作模式的开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分类号: S344

  • 相关文献

[1]内蒙古阴山北麓马铃薯与绿肥作物轮作研究. 段玉,曹卫东,妥德宝,赵沛义,李焕春,姚俊卿,付贵锁. 2010

[2]马铃薯轮作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案例分析. 于台泽,贾良良,牛丽娟,王庆锁,李颖,张丹. 2020

[3]种植制度对阴山北麓马铃薯种植区土壤温度的影响. 李焕春,严昌荣,赵沛义,妥德宝,张君. 2012

[4]仁怀高粱-马铃薯一年三熟制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赵应,陈满静,任彦,任艳,姜昱雯,邵明波. 2025

[5]"玉米-荞麦-菠菜"高效种植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 常庆涛,蒋莹,常蕾,王全友,王安,吴薇,曹光甫,蒋建军,黄荣华. 2022

[6]荞麦和玉米面条挤压生产工艺探讨. 魏益民,张明晶,王锋,张波. 2004

[7]控氮对黄壤坡耕地小麦-玉米轮作土壤氮素分布特征的影响. 胡岗,刘桂华,范成五,张邦喜,敖明,柴冠群,秦松. 2018

[8]控氮对黄壤坡耕地小麦-玉米轮作土壤氮素分布特征的影响. 胡岗,刘桂华,范成五,张邦喜,敖明,柴冠群,秦松. 2018

[9]轮作和连作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郑慧,杨继峰,董汉文,王雪娇,张静媛,朱知运,苏二虎,李强. 2016

[10]不同冬闲绿肥轮作处理对玉米生长和产量指标的影响. 宁晓光,赵秋,张新建,程文娟. 2019

[11]大豆玉米持续轮作免耕对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盖志佳,吴嘉彧,张敬涛,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赵桂范,陈磊,吴俊江. 2019

[12]内蒙古东北玉米轮作及生态种植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孙峰成,路战远,孟繁盛,李文霞,包额尔敦嘎,贾晓清,张向前,刘亚楠. 2017

[13]吉林省中部黑土区不同轮作和秸秆还田方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研究. 焦云飞,李萍,杨琇涵,李强,彭畅,高纪超,朱平,高洪军. 2021

[14]高寒地区不同轮作模式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汝甲荣,刘玲玲,孙继英,马子竣,王怀鹏,邱广伟. 2021

[15]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高粱(玉米)-大豆轮作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谷维,张敬涛,吴俊江. 2020

[16]玉米多元种植模式的应用现状. 孔令杰,郑飞,陈艳萍,赵文明,袁建华. 2020

[17]多样化种植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 孙涛,冯晓敏,高新昊,邓艾兴,郑成岩,宋振伟,张卫建. 2023

[18]玉米大豆轮作遥感监测技术研究. 刘佳,王利民,滕飞,杨福刚,姚保民. 2017

[19]秸秆翻埋还田条件下玉米-高粱-大豆轮作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张洪旭,谷维,张俐俐,张敬涛,刘磊. 2023

[20]秸秆还田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曾宪楠.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