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作物垄膜种植增温作用及增产效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宇

作者: 高宇;任永峰;尹秀兰;李彬;吕秋实;石玉先;赵沛义;贾有余;聂晶;蒙美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旱作作物;垄膜种植;增温效应;增产作用

期刊名称: 土壤通报

ISSN: 0564-3945

年卷期: 2017 年 03 期

页码: 589-5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大部分旱作区气候条件恶劣、粮食低产不稳和抗旱减灾能力差等突出问题,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典型旗县武川县与大兴安岭南麓典型旱作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对全覆膜双垄沟种植方式的增温效应及产量形成关系进行了研究,设置传统半覆膜和平作不覆膜种植方式为对照,分别以播种面积逐年扩大的向日葵和传统大面积种植作物玉米为研究材料,总结分析了垄膜种植技术的增温增产作用机理:两种作物全覆膜双垄沟种植方式的全生育期在株间5 cm、15 cm、25 cm土层与行间5 cm、15 cm土层的土壤平均温度分别比平作不覆膜处理增加0.17~4.39℃与0.26~4.17℃;苗期行间日平均温度比平作不覆膜处理分别高1.71℃、2.43℃,株间日平均温度高3.41℃、3.59℃;全生育期土壤平均有效积温分别为2178.8℃、2621.4℃,较平作不覆膜处理增加174.7℃、217.6℃;全覆膜双垄沟种植方式收获时两种作物植株的各项生理指标在各处理中皆为最优;向日葵与玉米的平均产量分别为4165.5 kg hm~(-2)、13633.5 kg hm~(-2),与传统半覆膜和平作不覆膜处理对比增产率分别为29.1%、45.9%和29.1%、17.9%。

分类号: S316

  • 相关文献

[1]旱作向日葵垄膜种植降水蓄集效应及增产作用. 高宇,任永峰,张剑,刁生鹏,赵沛义,任冬生,常新娟,莎娜,骆洪. 2019

[2]藏青-2000青稞可降解性地膜覆盖栽培增温效应研究. 张华国,李雪. 2019

[3]新疆棉花双膜覆盖增温效应分析. 艾先涛,王俊铎,赛建国,郑巨云,多力坤,莫明,吐尔逊江,李雪源. 2011

[4]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纹枯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陈香华,赵桂东,李茹,熊战之,郭小山,王宏宝,付佑胜,周长勇,刘伟中. 2012

[5]0702和GP7-13对植物细菌性青枯病的防治和增产作用. 何礼远,冯洁,滕建勋,王成华. 2004

[6]氰烯菌酯组合物"一喷多防"在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控及增产上的应用. 谢忠萍,袁士荣,谷春艳. 2020

[7]水稻钾肥施用技术及效果试验. 李玉颖. 1993

[8]吡虫啉拌种对小麦蚜虫的控制效果及增产作用研究初报. 刘爱芝,李素娟,韩松. 2005

[9]全消拌种剂防治小麦全蚀病的初步研究. 沈瑞清,张保国,李效禹,白小军,朱建祥,刘玉宏,李全兴,王学仁. 2000

[10]生防型菌肥对黄瓜生长及根结线虫病的影响. 马玉琴,魏偲,茆振川,杨宇红,冯东昕,谢丙炎. 2016

[11]水稻良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曹静明. 1999

[12]1985~1994年我国若干省份小麦良种对产量贡献的研究. 王东阳,姜洁,吴永常. 1997

[13]不同类型药剂对胡萝卜黑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增产作用. 赵晓军,周建波,封云涛,殷辉,郭贵明. 2012

[14]一株高效拮抗向日葵菌核菌的细菌菌株YC16的筛选及其作用效果研究. 刘彩月,程明芳,江红梅,赵福宽,范丙全. 2020

[15]黑色地膜覆盖对胡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胡麻的增产作用. 许维诚,李玉奇,牛树君,刘敏艳,余海涛,胡冠芳. 2015

[16]高产玉米硅锌锰营养及效应研究. 李春花,刘新保,褚天铎,杨清. 1999

[17]四种药剂防治花生疮痂病效果比较. 熊飞,王明辉,黄从福,晏立英,李宁,胡海珍.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