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组织培养中褐变成因的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玲

作者: 王玲;房亚南;马继琼;李勇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魔芋;组织培养;褐变;酚类物质;多酚氧化酶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06 年 19 卷 04 期

页码: 719-72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研究了魔芋在组培时制约其成功的瓶颈问题———褐变的成因。结果表明,培养物的生理状态,培养的光、温条件及外源激素的种类、水平、组合影响了培养物酚类物质的多少、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决定了培养物的褐变程度,通过试验比较,一龄芋的顶芽在培养基MS+6BA 1 mg/L+NAA 1 mg/L+4.5%琼脂,温度25~30℃、光照1500 lx的条件下培养物褐变率仅为6%,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4%,成功率最高。

分类号: S632.9

  • 相关文献

[1]酚类物质及其对木本植物组织培养褐变影响的研究进展. 高洁,张萍,薛璟祺,薛玉前,王顺利,张秀新. 2019

[2]干制速度对无核白葡萄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细胞化学定位及褐变的影响. 李晓丽,王成,朱靖蓉,何琼,刘峰娟. 2019

[3]魔芋组织培养的一步成苗技术研究. 王玲,李勇军,房亚南,马继琼. 2004

[4]甘蔗茎尖组织培养过程酚类物质变化及其与褐变的关系. 唐云仙,杨柳,廖芬,黄东亮,杨丽涛,李杨瑞. 2016

[5]影响魔芋花药培养褐变因素研究. 陈建华,王玲,尹桂芳,马继琼,李勇军,王云富,方顺权. 2010

[6]黄瓜感染黑星病菌后的生理变化及抗病性的产生. 李淑菊,马德华,庞金安,霍振荣. 2003

[7]软儿梨冷冻贮藏过程酚类物质与多酚氧化酶的区域化分布. 段瑞君,郑淑霞,王振辉,熊辉岩. 2015

[8]套袋黄冠梨黑点病与钙素营养和果实衰老的关系. 王文辉,李振茹,王志华,佟伟,亓丽萍. 2005

[9]无核白绿葡萄干清洗前后酚类物质变化及其与酶促褐变的关系. 雷静,廉苇佳,陈雅,韩琛,任红松,肖丽. 2021

[10]无核白葡萄干制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变化及其与褐变的关系. 李晓丽,陈计峦,范盈盈,何伟忠,王智,刘峰娟. 2019

[11]不同果袋对佛见喜梨果皮褐变及内在品质的影响. 王东峰,刘军,杨海清,张鑫楠,王文辉,贾晓辉. 2024

[12]梨果实发育过程中褐变度、酚类物质及相关酶的变化研究. 苏艳丽,高晓铭,杨健,王龙,王苏珂,张向展,薛华柏. 2022

[13]马铃薯加工过程中褐变机理及其抑制效果研究. 宋吉轩,陈超,雷尊国,李云. 2010

[14]桃多酚氧化酶的纯化及其特性. 钟彩虹,王仁才. 2004

[15]二氧化氯浸泡对双孢蘑菇褐变的抑制效应及其机理分析. 李梅,田世龙,颉敏华,李守强,张欣,程建新,葛霞. 2012

[16]双孢蘑菇转录组测序及褐变相关基因的挖掘. 彭博,李炳娟,关文强,林琼. 2019

[17]香蕉酶促褐变的研究. 张勇,池建伟,温其标,张名位,徐志宏. 2004

[18]结球生菜多酚氧化酶动力学特性研究. 饶先军,刘升,王则金,冯双庆,颜丽萍. 2011

[19]香蕉多酚氧化酶褐变性质的研究. 张勇,池建伟,温其标,张名位,胡飞. 2004

[20]二氧化硫处理对龙眼果皮多酚氧化酶活性及褐变的影响. 何志刚,林晓姿,陆东和,沈朝贵,陆修闽.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