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紫色大白菜-芥菜附加系的创制及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德双

作者: 张德双;辛晓云;赵鸿;张凤兰;余阳俊;赵岫云;于拴仓;汪维红;苏同兵;李佩荣;卢桂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深紫色大白菜;异源单体附加系;B基因组;遗传规律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9 期

页码: 48-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拓宽大白菜紫色种质资源,创制深紫色大白菜亲本材料,并研究深紫色性状的遗传规律,本试验以深紫色大白菜种质15NG28 ×绿色大白菜F1中深紫色植株的自交、回交后代为材料,观察深紫色大白菜染色体数目,并利用纯合的深紫色大白菜转育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96,调查各世代叶片颜色及分离比例。结果表明:在深紫色大白菜的自交4代中,可以获得染色体数22条、深紫色大白菜材料,叶片的紫色性状自交后不再分离,即获得纯合的深紫色材料,推测其基因型为20A + 2B,为A基因组附加B基因组的异源单体附加系。深紫色大白菜紫色性状的遗传不符合经典的孟德尔规律,主要表现为分离后代中深紫色和绿色植株随机发生,只有纯合的深紫色双亲的自交后代、双亲间的杂交F1才能表现出稳定的深紫色。纯合的深紫色大白菜主要性状为:子叶和真叶的正面、背面、叶脉以及叶柄的正面均为深紫色,叶柄背面为绿色,叶片数增多,抱球所需的时间稍长,叶球略松,球内叶紫红色,心叶浅黄色。

分类号: S634.1%S637

  • 相关文献

[1]芸薹属B基因组异附加系材料高效鉴定体系的创建. 谭晨,朱开元,向依,李再云. 2018

[2]香蕉与B基因组相关的SCAR标记研究. 王芳,牛玉清,黄秉智,崔广娟,张珂恒,曾莉莎,刘文清,吕顺,郭权香,何建齐. 2019

[3]香蕉基因组学研究20年:成就与挑战. 金志强. 2020

[4]黄瓜叶色突变体遗传及连锁的分子标记研究. 王全,陈正武,邢嘉佳,杜胜利,张桂华. 2010

[5]萝卜主要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进展. 罗智敏,王超楠,闻凤英,刘晓晖,赵冰,黄志银. 2011

[6]油菜黄籽遗传研究及其育种前景. 李正强. 1989

[7]不同春小麦品种光合速率及其在后代中遗传规律研究. 靳存旺,王小兵,于美玲,史红飞,李元清,崔国惠,吴晓华. 2016

[8]甘蓝型油菜白花性状的遗传规律. 黄萌,张建栋,陈培峰,宋英,孙华. 2017

[9]桃果实大小遗传规律研究进展. 马之胜,贾云云,王越辉,赵清涛. 2013

[10]大麦雄性不育系亲270A的选育及利用价值. 张明生. 1999

[11]万寿菊W205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遗传及植物学特征研究. 田海燕,王平,沈向群,王志刚,臧淑珍. 2007

[12]蚕豆生长习性遗传规律研究. 侯万伟,严清彪,李萍,刘玉皎. 2014

[13]黄瓜黄色子叶突变体遗传及相关AFLP标记. 王惠哲,李淑菊,杨瑞环,管炜. 2012

[14]罗马尼亚家蚕卵色限性基因遗传规律的研究. 周丽霞,孔令汶,聂磊,张凤林,李化秀,王安皆,刘菊芳,姜芷莲,曹积平. 2006

[15]花生对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遗传规律的研究. 王辉,石延茂,李会志,任艳,李双铃,袁美. 2007

[16]6个地方鸡种羽毛性状遗传的研究. 张以训,韩威,陆进宏. 2009

[17]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研究进展. 吴健,涂江颖,周永明. 2013

[18]黄瓜抗枯萎病遗传特性的研究. 刘殿林,杨瑞环,哈玉洁. 2003

[19]花椰菜主要性状遗传规律以及性状相关性分析. 郎朗,姚星伟,刘莉莉,文正华,单晓政. 2011

[20]黄瓜抗枯萎病研究进展. 李亚莉,侯栋,岳宏忠,张东琴.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