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对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哲
作者: 张哲;孙占祥;张燕卿;郑家明;杨宁;冯良山;李开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还田;氮肥;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产量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16 年 34 卷 03 期
页码: 144-1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长期玉米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对辽西风沙半干旱区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农业部阜新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利用长期定位试验,设置了4个秸秆还田量水平(0,3 000 kg·hm~(-2),6 000 kg·hm~(-2),9 000 kg·hm~(-2))与两个施氮肥水平(210 kg·hm~(-2),420 kg·hm~(-2)),共8个处理。结果表明,连续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可以显著增加玉米的群体生物产量(P<0.05)和经济产量(P<0.05),2013年(平水年)和2014年(枯水年)的产量均为C3N1处理最高,分别为14 719.95 kg·hm~(-2)和12 397.95 kg·hm~(-2),大小顺序为C3N1>C3N2>C2N1>C2N2>C1N2>C1N1>C0N2>C0N1;秸秆还田可以充分利用作物生育期降水,提高降水利用效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2 a的研究结果显示,C3N1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在生物产量和子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方面,2013年与2014年分别比最低的C0N1处理高26.83%、43.15%和44.64%、70.55%,两年平均水分利用效率的大小顺序与生物产量相同。综合分析认为,秸秆量9 000 kg·hm~(-2)、氮肥量210 kg·hm~(-2)是提高该区域类型土地生产力和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较优方案。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秸秆还田方式对半干旱区春玉米生长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徐莹莹,王俊河,刘玉涛,王宇先,高盼,杨慧莹,钱春荣,葛选良,樊景胜. 2019
[2]秸秆还田方式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解文艳,樊贵盛,周怀平,关春林,杨振兴. 2011
[3]长期秸秆还田对旱地玉米产量、效益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周怀平,解文艳,关春林,杨振兴,李红梅. 2013
[4]秸秆还田与施氮对黑土区春玉米田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吕艳杰,于海燕,姚凡云,曹玉军,魏雯雯,王立春,王永军. 2016
[5]秸秆与氮肥配施对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高金虎,孙占祥,冯良山,文凤,吴昌娟. 2011
[6]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春玉米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 刘艳,叶鑫,包红静,王晓晖,隽英华. 2023
[7]东北黑土区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玉米产量及养分累积特征. 蔡红光,梁尧,闫孝贡,刘剑钊,袁静超,张洪喜,任军,王立春. 2016
[8]施钾和秸秆还田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谢佳贵,侯云鹏,尹彩侠,孔丽丽,秦裕波,李前,王立春. 2014
[9]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白伟,逄焕成,牛世伟,蔡倩,安景文. 2015
[10]耕层土壤虚实结构优化春玉米根系形态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白伟,孙占祥,张立祯,郑家明,冯良山,蔡倩,向午燕,冯晨,张哲. 2019
[11]不同轮耕方式对旱作区土壤容重、水分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贺建华,王平,陈娟,王国宇. 2018
[12]浅埋滴灌水氮运筹对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雪,尹光华,马宁宁,谷健,王士杰. 2019
[13]滴灌土壤水分下限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郑国玉,朱新萍,周建伟,马军勇,何帅. 2020
[14]有机无机配施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陈刚,王璞,陶洪斌,张中东. 2012
[15]晋中地区春玉米区集雨覆盖试验研究. 樊向阳,郎旭东. 2001
[16]生物降解膜对黄土旱塬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磊,樊廷录,赵刚,党翼,徐静,王文俊,李尚中,张建军. 2022
[17]不同生育期干旱对南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南纪琴,刘战东,肖俊夫,张彦. 2012
[18]控释尿素基施及普通尿素不同基追比对旱地春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党翼,张建军,樊廷录,赵刚,王磊,王勇. 2014
[19]PAL肥料增效剂对黄土旱塬春玉米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张建军,王磊,樊廷录,王勇,赵刚,唐小明,李尚中,党翼. 2011
[20]地膜覆盖对不同株型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磊,樊廷录,赵刚,党翼,李尚中,张建军,辛丽.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苗期摘叶对玉米茎秆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邹晓锦;李永铁;徐嘉翼;宫亮;孙孝丹;张银环;王旭东;李月红;杨金泽;吕林辉;王志海;冯良山
关键词:苗期摘叶;玉米;倒伏;茎节;产量
-
西北条锈菌源区冬小麦育种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现状与策略
作者:白斌;张怀志;杜久元;张晓洋;何瑞;伍玲;张哲;张耀辉;曹世勤;刘志勇
关键词:普通小麦;条锈菌;西北越夏菌源区;基因聚合;持久抗性;分子标记
-
氮素不同控释期对甘薯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作者:马存金;孔宪奎;李广华;谷彦冰;王娟;张哲;王庆美
关键词: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氮素;控释期;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西南麦区骨干亲本川麦42重要基因组区段的确定及其对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
作者:刘泽厚;万洪深;杨凡;王琴;唐豪;杨宁;杨武云;李俊
关键词:川麦42;骨干亲本;重要基因组区段;遗传贡献
-
人工合成小麦和地方品种穗发芽抗性育种利用效率
作者:刘泽厚;王琴;叶美金;万洪深;杨宁;杨漫宇;杨武云;李俊
关键词:小麦;人工合成小麦;地方品种;穗发芽;产量相关性状
-
化肥有机替代对连作花生产量和根瘤固氮的影响
作者:张勇勇;冯良山;赵凤艳
关键词:蚓粪;生物有机肥;花生产量;结瘤特性;根瘤固氮潜力
-
微纳米塑料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机制及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作者:张鑫雨;罗庆;方旭;吴慧秋;寇力月;张截流;冯良山
关键词:微纳米塑料;土壤-植物系统;迁移;毒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