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斑点叉尾鲴致病菌的分离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任燕

作者: 任燕;巩华;陶家发;梁慧丽;刘礼辉;石存斌;吴淑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斑点叉尾鲴(Ictalurus punctatus);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16 SrRNA;鉴定

期刊名称: 淡水渔业

ISSN: 1000-6907

年卷期: 2011 年 41 卷 002 期

页码: 73-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从斑点叉尾鲴(Ictalurus punctatus)肝脏分离到的一株细菌GD091027,对该菌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S rRNA序列测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同时进行了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当人工感染剂量大于1.0*107 CFU/尾时,能引起斑点叉尾鲴100%发病死亡,对斑点叉尾鲴的LD50为6.2*104 CFU/g.分离株GD091027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氧化酶阴性,在25℃、35℃均有运动性,能耐3%的NaCl,不发酵葡萄糖、麦芽糖、蔗糖、D-甘露醇及L-阿拉伯糖,不利用西蒙氏柠檬酸盐,不利用丙二酸,赖氨酸脱羧酶和鸟氨酸脱羧酶阳性,产生硫化氢和吲哚,甲基红(MR)试验阴性.在16S rRNA系统发育树中,该菌与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聚为一分支.分离株GD091027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16种抗菌药物敏感,利福平、青霉素等3种抗菌药物不敏感.除不产生溶血、不发酵葡萄糖和麦芽糖、甲基红(MR)试验阴性外,病原菌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符合迟缓爱德华氏菌,结合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将其鉴定为迟缓爱德华氏菌.

分类号: S961.2

  • 相关文献

[1]一株斑点叉尾致病菌的分离鉴定. 任燕,巩华,陶家发,梁慧丽,刘礼辉,石存斌,吴淑勤. 2011

[2]大麦种质耐盐性鉴定及评价. 乔海龙,沈会权,陈健,陶红,臧慧,栾海业,张英虎,陈和. 2015

[3]天津地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丁伯良,王英珍,黄金海,白鹏勋,张健,鄢明华. 2000

[4]温州蜜柑萎缩病毒生物鉴定及对引种处理的建议. 余继华,赵琳,陈国庆,林云彪. 2002

[5]黄瓜杂交一代纯度鉴定研究进展. 庞金安,马德华,霍振荣. 2000

[6]新西兰白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范志宇,恽时锋,薛家宾,徐为中,王芳. 2007

[7]白灵菇品种的拮抗与品比鉴定. 李冠喜,王珏,邵世光,华国栋,张灿宏. 2006

[8]紫花苜蓿根际产铁载体细菌GY4A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付薇,杨春燕,李娟,曾庆飞,陈莹. 2015

[9]江苏省蚕豆种质鉴定和评价利用. 马镜娣,庞邦传,王学军,汪凯华,陈柏森. 2002

[10]贵州修文菜豆炭疽病菌分离鉴定. 黄露,李添琼,吴石平. 2016

[11]大豆核心种质资源的鉴定、筛选与利用. 魏云山,王会才,丁素荣,张晓荣,刘迎春. 2010

[12]黄瓜苗期耐高温性鉴定. 韩毅科,杜胜利,张桂华,魏爱民,刘楠,哈玉洁. 2009

[13]辣椒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 杨红,姜虹,耿广东,张爱民,邢丹,张绍刚. 2013

[14]AFLP标记技术在玉米种子真实性及品种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田雷,曹鸣庆,王辉,郭晶心,周乃元. 2000

[15]优异豌豆品种鉴定和评价. 贺晨邦,冯钦华. 2008

[16]贵州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的分离鉴定. 万一元,龙鳌,万晴姣,潘淑惠,乐正中,杨何,吴立辉. 2001

[17]牛重组型生长激素抗独特型抗体的产生与鉴定. 高民,刘晓松,杨玉莹,宋爱军,郭文华,卢炳奎,卢德勋. 1999

[18]大白菜耐抽薹育种研究进展. 赵建锋,秦进华,孙玉东,罗德旭,朱明超,丁鹏. 2009

[19]华北区甜菜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评价. 鄂圆圆,白晨,张惠忠,李晓东,付增娟,赵尚敏,张辉,郑文哲. 2015

[20]患病大鲵中嗜水气单孢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防治. 文正常,余波,徐景娥,蔡一鸣.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