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温厌氧纤维素菌的分离鉴定,系统发育学分析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诗淳

作者: 马诗淳;罗辉;杨丽丽;杨磊;尹小波;张辉;邓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厌氧纤维素菌;纤维素酶;系统发育学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沼气

ISSN: 1000-1166

年卷期: 2009 年 27 卷 03 期

页码: 3-7

摘要: 利用厌氧分离技术从泥炭中分离到一株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的中温厌氧细菌。分离菌株为革兰氏染色阳性,直杆或稍弯曲杆状,4.2μm~6.8μm×0.8μm~1.0μm,严格厌氧,不形成芽孢,能运动。分离菌株可在20℃~40℃,pH 6.0~8.5之间利用纤维素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pH 6.8~7.0。分离菌株能利用滤纸、纤维素粉MN300、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等,还可以利用葡萄糖、纤维二糖、木糖、木聚糖、棉子糖、麦芽糖、山梨糖、胰蛋白胨和水杨苷作为底物。在P4-3的纤维素酶复合体中,滤纸酶,Cx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分别为55℃,55℃和45℃,接种120 h后培养物的胞外纤维素酶液中三种酶的酶活分别为86.25 U.mg-1,20.04 U.mg-1,18.39 U.mg-1。部分长度的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分离菌株P4-3与C 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的序列相似性为99%。

分类号: S216.4

  • 相关文献

[1]中温厌氧纤维素菌的分离鉴定;系统发育学分析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马诗淳,罗辉,杨丽丽,杨磊,尹小波,张辉,邓宇. 2009

[2]貂源科氏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关乃瑜,魏成威,赵丽丽,崔文,葛俊伟. 2015

[3]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孙畅,赵丽丽,徐丽晶,牛银杰,尹海畅. 2017

[4]产酯酶海洋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郑鸿飞,孙谧,王跃军,郝建华,高强. 2009

[5]四株马铃薯甲虫白僵菌菌株的鉴定. 马金奉,邓春生,张燕荣,王妮珊,耿兵. 2014

[6]地下水中锰离子氧化细菌的分离与筛选鉴定. 路杨,刘相国,杨朔,宁波,张晓英,郝东云. 2009

[7]通过16S rDNA全序列分析及鉴定牛沙门氏菌. 马广强,杨少华,王宏梅,李建斌,张维军,栾婧婧,林树乾,高运东,赵宏坤,仲跻峰. 2006

[8]产过氧化氢酶菌株CE-1的筛选与鉴定. 张增祥,王伟,郝建华,牛瑞,孙谧. 2010

[9]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纤维素酶的研究. 王玢,袁方曜. 2003

[10]复合酶和寡糖在奶牛日粮中的应用研究. 呼和,李胜利,卢德勋,刘亚力,冯新雨. 2006

[11]影响稻草降解及其产纤维素酶的几个关键性因素. 辛婷,张兴,谢逸萍,吕巧玲,葛义杰,马代夫,王慧. 2008

[12]紫外诱变对血红铆钉菇菌丝纤维素酶活性影响. 李天芝,李莉,周健树,孟庆国. 2009

[13]基于Taguchi试验设计稻草发酵产纤维素酶的优化. 辛婷,谢逸萍,张兴,马代夫,王慧. 2009

[14]里氏木霉纤维二糖水解酶基因cbh1的分子改造. 张穗生,黄俊,雷富,陈东. 2014

[15]酶法制取玉米水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 祝美云,侯传伟,魏书信,陆丽利. 2008

[16]厌氧梭菌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的直接表达及活性筛选. 陈燕,黄金群,裴建新,庞浩. 2013

[17]纤维素酶法提取双孢菇废弃菇柄核酸工艺优化. 沈琪,李顺峰,王安建,侯传伟,魏书信. 2014

[18]酶法辅助提取金柑皮总黄酮的工艺优化研究. 陈源,潘东明,郭金鹏,林俊. 2011

[19]纤维素酶与淀粉酶降解壳聚糖的动力学研究. 何子平,邓光辉,黄在银,谭学才. 2003

[20]古菌、细菌和真核生物纤维素酶的整体进化关系(英文). 吴光.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