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辽宁种植业结构调整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海燕
作者: 吕海燕
作者机构: 辽宁省农科院情报所
期刊名称: 农业经济
ISSN: 1001-6139
年卷期: 2000 年 11 期
页码: 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现在,各地正在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据人们膳食结构变化而对农业发展做出的新决策。本文就辽宁省种植业结构调整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我省曾经进行过几次大规模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出现过一些问题。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下,调整种植业结构始终贯彻了粮食自给的指导思想,其调整基本思想属于温饱型的调整。现在,我省粮食从总量上已实现了自给有余,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已不单纯满足于温饱水平,而开始了从温饱型向营养型过渡,不但要求吃得饱,而且要求吃的好。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会很快加入世贸组织。在这样的形势下,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也需审时度势,从战略上进行结构调整。 1、水稻:既是高产作物,又是稳产作物。在有水的地方,多种些水稻是对的,但也应该看到多种水稻的不利因素。水稻虽有其天然优势,但其种植面积不宜过大,应集中力量在提高单产、改进品质、创一流产品上下功夫,并且把一些水源无把握、农田工程又大、地块又比较分散,同时产量不高不稳的水田面积压缩,集中力量把大片水源充足、产量品质好、且易发展稻田养鱼、养蟹的水田都建成水稻的高产稳产田。总的来看,全省水田种植面积应控制在 800万亩,总产争取达到 50亿公斤的目标比较适宜。 2、玉米:辽宁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之一,在过去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玉米做为“铁杆庄稼”,种植面积由过去的 1000多万亩发展到近 2000万亩;单产从 63公斤提高到 491公斤,增加近 6. 79倍;总产从 86. 5万吨增加到 1205. 3万吨,增加 12. 93倍。在新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对玉米应采取适当压缩总面积,大力提高玉米质量,发展特色玉米,搞好玉米深加工等工作。全省玉米总面积应控制在 1500万亩左右,对次适宜或不适宜种植玉米的地区要选择小气候比较适宜种植玉米的地方,实行集中连片种植以发挥其规模效益,对特色玉米应由本特色玉米加工企业为龙头,实行订单农业的方式,扩大特色玉米的种植面积。 3、高梁:高梁曾是我省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省种植面积最多时达 1500万亩。目前,全省高梁种植面积不足 500万亩,并且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变化,作物种类的不断增加,种植面积将还会有所减少,予计可控制在 300万亩左右,除产籽粒的一部分高梁作为食用外,主要作饲料和工业原料。 4、谷子:谷子是我省人民喜爱的粮食作物。 50年代,全省谷子的播种面积曾达 1000多万亩,但随着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谷子被列为低产作物播种面积逐渐减少。由于谷子具有抗旱、耐瘠、适应性强和耐贮藏等特性,山区、丘陵、平原均可种植,加上小米营养丰富,尤其是富含人体内不能合成而又不可缺少的蛋氨酸和色氨酸,谷草、谷糠又是家畜、家畜的良好饲料。所以,在我省西部地区一直有 300万亩左右的种植面积,估计随着谷子开发利用的研究,加上优良品种的改良和栽培技术的提高,谷子的种植面积暂不能减少,能否多种也待发展情况而定。 5、小麦:辽宁种植小麦的历史比较悠久,但种植面积不多, 1985年,全省小麦种植面积只有 18. 7万亩。近年来随着“辽春 10号”优质小麦品种的育成推广和“ 3655”工程的实施,为发展小麦生产又创造了新的条件,但辽宁小麦外销市场不是太大,应该立足省内,根据条件适当发展。 6、花生:花生是我省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历年种植面积在 150万亩左右,最多时达 220万亩。由于花生既是一种品质优良的烹调用油,在工业、医药方面又有多种用途,同时还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食品;花生油粕可消化率高于其他油粕,是优良的精饲料,花生茎叶也是良好的饲料,又是重要的出口商品,国际市场看好,所以应稳定花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积极应用农业新技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不断改进品质,广泛开发生新的用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7、大豆:大豆在我省的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在我省人民生活中和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播种面积最多的 1958年增 达 1103. 4万亩,总产达 40万公斤。最近几年,平均种植面积只有 398. 8万亩。实践证明,大豆由于自身有固氮作用,种植大豆既可节省成本,又是好的上茬作物,大豆含油量高,且油饼又是好的饲料,只要采用综合高产技术,也可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还可以和小麦、玉米等实行间套复种,在工业上利用价值也很高,国际市场总的看好。所以大豆面积应稳定,并且看市场情况决定增减面积,同时,应改良品种和改进栽培技术,不断提高大豆的单位面积产量。浅谈辽宁种植业结构调整@吕海燕$辽宁省农科院情报所! 110161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国外科技创新团队构建经验及对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的启示
作者:吕海燕;赵鹏飞;王佳迪;莽琦;马卓君
关键词:科技创新团队;科研事业单位;团队建设
-
中国和墨西哥渔业科技合作前景探析
作者:吕海燕;王佳迪;莽琦;静莹;马卓君
关键词:墨西哥;渔业;科技合作;一带一路
-
盐碱胁迫对山葡萄光合特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王振兴;吕海燕;秦红艳;赵滢;刘迎雪;艾军;曹建冉;杨义明;沈育杰
关键词:山葡萄;光合作用;JIP test;盐碱胁迫
-
国内渔业科研人员公派出国留学现状与思考——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例
作者:王佳迪;李贺;吕海燕;马卓君
关键词:水产科研人员;项目管理;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特征分析
-
硝基呋喃类在水产品及其养殖环境中的消解规律研究进展
作者:王群;吕海燕;宋怿
关键词:硝基呋喃;水产品;养殖环境;消解规律
-
动物体内麻醉剂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李晋成;刘欢;吴立冬;王群;吕海燕;宋怿
关键词:动物;水产品;麻醉剂残留;样品前处理;分析检测技术
-
水产品高端及可持续养殖模式与质量安全管理
作者:宋怿;黄磊;王群;李乐;吕海燕
关键词:水产品;质量安全;可持续;养殖;标准化;源头控制;过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