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丹丹
作者: 王丹丹;杨建设;燕志强;孙玉合;崔海燕;丁兰;秦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原酸;莴苣;化感效应;作用机理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14 年 34 卷 05 期
页码: 105-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酚酸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感物质,广泛存在于农作物等植物体内以及耕作土壤中,与植物的化感效应以及连作障碍密切相关。该研究以蔬菜类植物莴苣为受体,采用植物细胞和生理学方法,分析酚酸类化感物质绿原酸抑制莴苣生长的活性效应及其作用机理,以揭示绿原酸介导的化感作用及连作障碍机制。结果显示:(1)绿原酸对莴苣的根长、茎长以及鲜重等生长指标均表现出低浓度(0.1和1.0μmol/L)促进、高浓度(10、100和1 000μmol/L)抑制的活性作用模式,其在10μmol/L及以上浓度时对根长和鲜重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在各浓度下对莴苣茎长无显著影响。(2)绿原酸处理后,莴苣根尖细胞分裂指数明显下降,随处理浓度的升高,各分裂时期的细胞比例也显著降低,导致细胞分裂过程受阻。(3)较低浓度(0.1、1.0和10μmol/L)绿原酸对莴苣根尖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较高浓度绿原酸(100和1 000μmol/L)使莴苣根尖死细胞显著增多,根尖端绝大部分细胞失去活力。(4)DHE荧光染色显示,与对照相比,低浓度(0.1和1.0μmol/L)绿原酸对莴苣根部的活性氧积累无明显影响,当绿原酸处理浓度大于10μmol/L时,随处理浓度升高莴苣根部的活性氧积累明显大量增多。研究表明,绿原酸能够诱导莴苣体内活性氧产生并积累,从而导致莴苣细胞分裂受阻、细胞活力降低,最终影响莴苣幼苗的生长发育。
分类号: S636.2
- 相关文献
[1]水稻种质对稗草和莴苣的化感效应研究. 安永平,阮仁超,强爱玲,徐磊,曹桂兰,韩龙植. 2006
[2]两种沉水植物浸提液对斜生栅藻的化感效应. 杨琳,吴伟,胡庚东,瞿建宏,陈家长,李成君. 2008
[3]稻草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李波,魏亚凤,薛亚光,潘宝国,刘建. 2016
[4]薄壳山核桃种子及种壳化感效应研究. 朱海军,俞卫东,曹仁勇,吕梅,刘广勤,曹福亮. 2015
[5]黑木耳菌糠对五种蘑菇的化感效应及栽培技术研究. 王金贺,王延锋,史磊,孙靖轩,刘姿彤,潘春磊,盛春鸽. 2013
[6]模拟氮沉降对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生长及化感作用的影响. 李富荣,梁士楚,杜应琼,王富华,段琳琳. 2015
[7]西瓜及砧木根系分泌物对西瓜枯萎病菌的化感效应. 郭尚,张作刚,田永强,王建明,姚艳平. 2010
[8]外来入侵杂草黄顶菊的发生特性与综合控制技术. 唐秀丽,谭万忠,付卫东,张国良,陈艳. 2010
[9]黄连须根浸提液对无机磷细菌的负化感效应. 王玉书,刘海,李佳,魏立本,彭丽媛,黄建国. 2018
[10]生物炭对酚酸胁迫下番茄生长和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涂玉婷,黄继川,彭智平,吴雪娜,廖伟杰. 2021
[11]生物炭-过氧化钙复合颗粒缓解番茄幼苗酚酸化感胁迫效应的研究. 涂玉婷,黄继川,吴雪娜,廖伟杰,彭智平. 2021
[12]空心莲子草根系分泌物对无机磷细菌的负化感效应. 王玉书,刘海,袁玲. 2017
[13]无害化处理紫茎泽兰生产有机肥研究进展. 焦玉洁,刘万学,刘海,黄建国. 2018
[14]豌豆根系中分泌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其化感效应的研究. 张允,马绍英,卢旭,柴强,张绪成,李胜. 2018
[15]肉桂酸对豆科和禾本科作物的化感效应. 刘元卫,李胜,马绍英,柴强,张绪成. 2017
[16]不同生态条件下华抗草78水稻对杂草的干扰控制作用. 吴竞仑,李永丰,陈志石,王一专. 2006
[17]苍耳对不同植物幼苗的化感作用研究. 高兴祥,李美,高宗军,张宏军,张佳. 2009
[18]大扁杏叶片水浸提液化感效应研究. 王海新,吕林有,王慧新,蔡倩. 2011
[19]几种酚酸类物质对山桃种子萌发后根系的化感效应. 王鸿,张雪冰,张帆. 2017
[20]石蒜对萝卜、黄瓜、番茄和油菜幼苗的化感效应. 张燕宁,冯平章,张恒.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热休克蛋白100家族ClpL对猪链球菌2型应激和致病性的影响
作者:祝昊丹;王锐;周俊明;王丹丹;胡屹屹;倪艳秀;李彬
关键词:猪链球菌2型;热休克蛋白100家族ClpL;应激耐受;致病性
-
果桑园桑椹菌核病防控实践与发展建议
作者:杨建设;陈怀林;刘建波;朱绍明
关键词:桑椹;菌核病;防控;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高效发展;对策建议
-
甘蓝型高油分杂交油菜新品种宝油187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晏伟;杨德政;秦信蓉;程尚明;赵军;王丹丹;罗雯;鲍坤;喻时周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宝油187;高油分;新品种;隐性核不育;芥酸;硫甙
-
猪轮状病毒G1P[7]株分离鉴定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作者:李素芬;汤学超;周金柱;王丹丹;朱雪蛟;陶然;李运川;郭容利;张雪寒;李彬
关键词:猪轮状病毒;分离鉴定;基因型;免疫原性,多克隆抗体
-
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王丹丹;张庆银;李燕;田东良;陈昶;齐连芬;师建华;高西彪;耿晓彬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拮抗作用;防治效果
-
吡虫啉和苦参碱及其复配对毛叶苕子蚜虫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作者:谢殿杰;刘悦秋;张蕾;王丹丹;程云霞;朱国梁;江幸福
关键词:毛叶苕子;棉蚜;吡虫啉;苦参碱;复配;田间防效
-
甘薯高效原生质体瞬时转化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王丹丹;李成阳;李强
关键词:甘薯;原生质体;瞬时转化;亚细胞定位